李白号什么?

如题所述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701年-762年)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扩展资料:

姓名由来两种说法:

1、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

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2、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其父回到蜀中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为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30
李白身世之谜浅探之九:李白号“青莲居士”的来历
文:枯木
上文提到李白祖先谪居西域碎叶,起因为触犯“十恶之条”,被迫背井离乡,前往不毛之地,在边疆困顿数十年;后来遭遇碎叶被困,武周去世,中宗复位,于是李白家族趁乱回归,却又被安置到偏远的川蜀,瘴气肆虐,道途险阻,其中辛苦谁能体味?
既来之,则安之,迫不得已,寓家蜀地,从此李白家族开始在四川扎根,而李白也在川蜀生活了二十年。关于李白家族迁往蜀地何处,大的方位历史资料有记载,《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记载:“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上安州裴长史书》:“少长江汉”,也就是说李白从小生长在江汉(广汉)地区,然而由于古人的记载一般只限于郡县,因而具体乡镇相对难以考据。
后人根据李白早期的诗词来考据曾经的大致生活地,《赠江油尉》、《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以及《别匡山》等可以确定李白学习的地方,尤其是《别匡山》:“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大匡山又名戴天山,一名大康山(清代《江油县志》)。宋代杨天惠的《彰明逸事》云:“李白本邑人,隐居戴天大匡山。”,吴曾《漫录》云:“白尝读书于大、小康山。”,基本上可以判定李白少年时期在大匡山一代生活,所属县邑为彰明县。彰明县在唐代属于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县,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避玄宗李隆基讳改为昌明县。
本来确定了郡县,也算后代考据之功,可是人们偏偏要寻根问底,找到李白生活的具体乡镇(按照当地意思为出生地),于是,青莲乡便跃然而出,其根据是李白自号青莲居士,而当地有青莲乡,于是,便得出青莲乡为李白的生活地(当地说法为出生地)。
我们前面多文考据,李白生于碎叶,一则证据详实,再则也是如今学术界大多数人所共识。因此出生地为青莲乡自然是不存在的,那么青莲乡是不是李白的生活地?由于小到乡镇的的考据实在太难,因此笔者也不敢贸然断定是抑或不是。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所谓的青莲乡是李白自号青莲居士的来历,这就是牵强附会了。
首先,李白五岁随家族从碎叶迁居四川时,正是唐代神龙元年(705年),当时昌明县还叫昌隆县,而查找唐宋两代的典籍中,绵州只有“清廉乡”之称,而无“青莲乡”之记载。元符二年(1099年)彰明(今属江油)县令杨天惠《彰明逸事》记云:“清廉乡(白)故居遗址尚在,废为寺,名陇西院。”,只能说明即便当时李白生活在此地,也只能是“清廉乡”而不是“青莲乡”,故而谓李白以居地“青莲乡”为号是没有根据的。
那么,李白的青莲居士的自号从何而来?遍查李白诗词,自号青莲居士源自李白的诗词《荅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而这首诗是李白晚年的诗词,因而李白自号青莲居士是晚年的自谓,为何做如此说?我们来简单探讨。
“青莲”意思是青色的莲花,是一个包含佛理的名词。佛教认为莲花清净无染,因而青莲是佛教中很重要的一个意象,在南北朝时期,多有青莲的诗词,诸如南朝(梁)江淹《莲花赋》:“发青莲于王宫,验奇花于陆地。”(观音大士生于王宫,坐青莲花上。);梁元帝《玄览赋》:“紫绀之堂临水,青莲之台带风。”;北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等等。青莲都是和佛教有关的词汇。
唐代高僧玄奘《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采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唐代诗人李群玉的《法性寺六祖戒坛》:“初地无阶级,馀基数尺低。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惊俗生真性,青莲出淤泥。何人得心法,衣钵在曹溪。”,在《全唐诗》和《全唐文》中,“青莲”绝大多数都与表达佛道意义的内涵有关,我们就撷取李白关于青莲的诗词一观。
在李白的《僧伽歌》中有:“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青莲”意思为清净无染;《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说明青莲出污泥不染;《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怡然青莲宫,永愿姿游眺。”,这里的“青莲宫”指的是道教场所;《庐山东林寺夜怀》:“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指的是佛教禅寺。
唐代是一个文化异常繁荣的时代,儒释道并行,然而国教是道教,因为李唐尊奉老子为祖先,道教为老子所创,于是道教处于最高地位,而佛教在唐代整体也很繁荣,可是相比到脚还是要逊色,并且曾经有“会昌法难”的灾难。李白所处的唐玄宗时期,道教是绝对的国教。
李白从小受到儒家教育,博学多才,“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可以说诸子百家皆有涉猎,儒释道经籍自然不在话下。年轻的时候冀希望于“致君尧舜”,然而限于身份,无法参加科举获取功名,可是在李白内心世界里,依然是有着建功立业的宏达愿望,“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可是现实的无奈,使得李白仕宦受阻,因而中年以后转而追求玄幻的道家境界,这从多首诗词中可以看到,也可以这样说,李白的浪漫豪放的诗词,大多和道教有关。可是李白并不否定佛教,而且也和佛教高僧交往。总之,李白是以儒家为基础,主要崇尚道教,兼信佛教的充满玄幻色彩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者。
“安史之乱”是唐代处在一个由盛唐转向衰弱的转折点,到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再加上李白晚年颠簸流离,参与李璘夺权之争,身陷囹圄,身家性命几乎不保,被流放夜郎,生活困顿,因而对人生产生感慨万分,然而李白对于自己的情操和理想并无完全放弃,用“青莲居士”自号,以“青莲出尘埃”表明自身的品行高洁,再则用“居士”表明对黄老的崇信。因而,青莲居士是李白晚年境遇的描述和心理寄托。
因而,可以看得出,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和曾经的生活地是没有关系的,再加上即便原来生活地有“清廉乡”,也只能是“清正廉洁”之意,而不是青莲出污泥的佛教含义。因而可以判定,用青莲乡来考证李白的“青莲居士”不寻在逻辑关系。
当然,有这种可能,李白由于声名远播,在其去世后,当地为了纪念李白,因而把原本的“清廉乡”改为“青莲乡”也是情理之中。正如其他很多地方,都在名人去世后或者在世的时候,以名人的自号命名,就拿如今的“中山县”就是以孙中山先生的化名“中山樵”来命名的,然而,不能用“中山县”来证明孙中山先生出生在此,因为这是因果倒置。又如“尚志市”是为了纪念抗日英雄赵尚志,然而赵尚志是朝阳人,后世不能因为尚志市来考证赵尚志出生在朝阳市一样。同理,不能用“青莲乡”来考证李白,我想这个道理很浅显。
以上论述,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在考证一个名人的时候,既不能循环论证,又不能因果倒置。而在历史上,关于名人出生地和生活地的争夺历来有传统,明代心学家李贽的《李白诗题辞》曾言:“呜呼!一个李白,生时无所容入,死而千百馀年,慕而争者无时而已。”。世事皆如此,许多名人,在世时无人关注,去世后名声大振,于是乎,纷纷扰扰,牵强附会,强拉硬拽者此起彼伏,无他,大多由于利益驱使的缘故罢了。
此文仅仅是讨论李白的“青莲居士”的缘由,虽然没有触及李白身世之谜的根本,可是也能正本清源,还原些许历史真实,至于李白的身世谜底,我们下文接着谈。
(待续)
2019/6/30榆木斋
第2个回答  2021-11-30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评价:“李白之诗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诗德参天地,源于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 [1] 《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 [2] ;《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3] 。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3]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7]
第3个回答  2021-11-30
李白是唐代著名浪漫诗人,号青莲居士,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11-30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