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边上班一边考研的人?

如题所述

一边上班一边考研的人现在是很多的,因为现在上班的压力比较大,而且现在竞争压力比较多,比如说这一个单位里边儿就有很多的人为了一个职位在不断的进行竞争,那么想要获得胜利就必须自己具有高学历,而现在来讲大学生是比较普及的,所以说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大学毕业,而且很多的学生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他们选择的是一些比较好的大学,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竞争力就会增强一些,如果你也是本科生的话,那么就需要进行更多的一些改变了之后。不考研才是一条出路,所以说一边上班一边去考研的人,他们都是比较努力的人,因为他们想要让自己的生活更好,要想让自己的变化出现更多的不同,虽说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就会出现问题了,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问题定下来,才能让自己的一些工作和其他的一些变化出现一些好的一些发展。所以说考研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考研究生都要受到一些研究方面的,或者是一些改革方面的一些挫折的话,那么这种现象就没有必要了,所以说一边考研一边上班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如果说能把上班做好的话,同时考研也能够成功的话,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的顺利,也会让自己的事业获得更多的进步,同样也能够获得很多同事和朋友们的认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富裕起来,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会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变化,所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边考研一边去上班,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玩儿能够改变自己的一些收入,同时一边考研又能够让自己的工作更好,这两者相辅相成,出来就是个非常正常的现象,所以说不需要有任何的担心,想要一边上班一边考研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些人也是非常努力地,他们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成功,需要自己的生活当中遇到阻力,希望自己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这也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千万不要有任何东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04

挺好的,人生选择很多机会很多都需要自己努力去抓住,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考研给自己更多机会是很不错的选择。

1. 一边工作一边考研确实意味着你的个人休息时间会急剧压缩,需要比全新全意考研的同学付出更多的毅力和努力才可以,毕竟全职考研很考验你个人的能力和付出。

2. 全职考研的选择也意味着你没办法全心全意考研,需要这份工作继续支持。既然无法避免,那么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掌握更多的技巧才能弥补你在时间上的缺失。

3. 一般上班一般考研,确实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够专注,考研的难度也大大的增加。当然了主要也看每个人的目标。如果希望去一个好学校一个理想的专业那么就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尽量压缩,是的自己多出更多的学习时间。

选择没有对错,只是需要为自己选择的结果承担。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或许没办法达到全心全意考研的成绩,但是不断的积累总是可以达到理想的目标。尽自己所能,就可以靠近自己的理想。脚踏实地而后仰望星空。梦想不远,考研也一样,积累总是不会有错,即使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只要在学习的时候专注投入,高效的学习依旧可以带来理想的结果。

第2个回答  2022-01-22
对于已经工作的每个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研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意义。

从普遍认知来说,读研能提升你的学识、人际圈层次,开拓眼界,并能让你学到一些必要的分析技能,或是让自己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这些都是非常具有社会价值的事情。还是那句话,考研绝对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如果你选择,请为了自己拼尽全力!

从个人意义上来说,有些人读研就是就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一些人是为了个人兴趣,一些人为了晚点进入社会。但真正改变什么,让你眼界开阔了,找到更高薪的工作,找到爱情,实现自我价值或是改变命运,这一切都是无法提前知道的,但是你去做了这件事,就一定会有改变。

我不知道读研会改变你的什么,但是努力学习一定会让你变得更好的。总之,工作几年后再考研对我也许是值得的,对于你也许就不值得了,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评判都不一样,我们面对不同的生活环境,面对不同的压力,到最后我们认同的价值观也是不一样的。

那么,在职考研中遇到的困难怎么克服?

一、精力少,时间少
在职生白天工作,只有晚上和休息时间才能复习,但是和应届生用的是一套试题,考试难度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解决办法
1.提升效率:在职考生的时间非常少,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一定要提高效率,确保学一分钟就有一分钟的收获。

2.分阶段学习:建议把全年复习分为四个阶段:7月前,是奠定基础的主要阶段,对知识的脉络要有初步了解;7、8月,强化阶段,把每科考点过1-2遍,掌握考试规律;9、10月,提高阶段,通过做真题,把每科重要考点和难点熟练掌握;11、12月,冲刺阶段,大量做模拟试卷,通过实战查缺补漏,提升应试策略。大家要分阶段做好时间规划表。
3.利用好零碎时间:
平时乘车、工作空闲的时间可以用在需要背诵的内容或者科目上,不需要太强的理解,只需要反复、机械的熟悉、背诵。例如乘车时就可以背单词,背句子。
此外下载些复习资料、课程的视频也是很好的,适合在路上听,记不住内容,反复听也会产生印象。
二、工作+学习,心理压力大
边工作边考研,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挑战,每年都有大量在职生因为焦躁、压力而中途离场。学习时间碎片化,复习进度特别容易被工作上的事情所打断,再想“重新启动”就会很难。
►解决办法
1.协调考研与工作
根据成功者的经验,在职考研者处理这个问题最理性的做法是:工作的时候专心工作,其余时间复习的时候全力以赴。这样虽然很累,但是两不耽误。当然随着考研难度的增加,辞职考研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工作与考研一定要有取舍,抓住你认为的重点,千万不要最后两头不讨好。
2.制定清晰的规划表
可以制定清晰且可行性高的规划,方便把握复习节奏和进度。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要学哪些内容,达到怎么的水平,都要明确地规划出来,并及时地进行总结和调整。
三、环境闭塞,有效信息获取难度大
在职考研一般都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决定考研,难以融入到考研群体中,信息不能共享的情况下,就只能单靠自己去收集。考研信息冗杂,搜集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本身就是个耗时耗力的过程。
►解决办法
1.提前搜集信息
针对这点,在职考研的小伙伴可以选择早早做好前期准备,收集信息,整合资料等等,不要占用正式复习时间。备考宜早不宜晚,可以适当拉长战线,累积一定的时间,来完成每个阶段的复习任务。
2.借助网络的力量
不知道从哪了解考研信息,这就需要借助网络的力量了,在复习准备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
通过微信微博随时关注上面的考研信息,避免漏掉重要时间节点。另外,研招网、中国教育在线、院校研究院、贴吧论坛等这些渠道通通利用起来。
3.寻找在职的研伴
在职考研人在生活中找到考研伙伴不是很容易,大家可以在网上或是聊天群里找一些同为在职考研的人,一起分享资料和信息,也可以互相鼓励和支持。
第3个回答  2022-01-22

边上班边考研都是大神,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大神。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智力和意志力
一、弃考
每年光弃考的人就已经不少,各省市大约在10%左右。

有些同学会说,都弃考了不是挺好么,竞争力减少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二、竞争力
近两年的考研竞争力会越来越大,因为受到新冠的影响,很多本科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开始考虑考研,所以人数增加不少。

可以看到约有41%的人准备再战,而大部分的同学都是刚毕业,还有学习状态,相对边工作边考研的同学,稍微有些优势
三、录取率
近几年的录取基本维持在3:1的录取率,也就是3个人录取一个,2021年的数据还没正式出炉,预计大约是3.5:1。

每年人数增多,而学校并不会增多,导师也就那么多,所以预计2022年的录取比例有可能达到4:1
边工作边考研,确实不适合每个人,它会受到工作、家庭、个人多方面影响。
有些人的工作轻松,有些人的工作压力大;有些人家里面足以支撑多次考研,而有些人的家庭环境并不适合二战、三战;有些人就是学习能力强,知识点记得牢固,有些人确实怎么努力,也就上岸线左右徘徊。
所以,在考研前,先看清自己,评估下是否适合边工作边考研。
有些同学可能二战、三战已经放弃了,其实国家还有另外两种申硕路径,帮助同学们圆研究生的梦想。

第4个回答  2022-01-22

很多人不安于现状,更多的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好,让自己的条件变得更优越,所以这边工作一边考研。

一。这样的人一般都很有上进心。他们不安于这样碌碌无为的工作,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家人,让自己过得更好,所以总是在不断地求知的路上,不断的前行。

二。这份积极努力的上进心,让自己总是不断的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总是在不断的学习中边工作边努力的去积累知识,掌握所学的专业的特长,这样子才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好的成就。

三。他们非常积极的态度,乐观的精神让我们觉得更富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一种朝气蓬勃的气势。努力的去改变自己的状态,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也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让身边的人过得更幸福,也相信自己有这个实力可以变得更优秀。所以他们不断地去学习,然后不断的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继续考研,考出更好的这种专业水平,达到自己未来更高的梦想和我的想法相同,就采纳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