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瓦岗寨四大骠骑猛将都有谁?李密为何重蹈杨玄感的覆辙?

如题所述

瓦岗山确实有四大骠骑,那是在李密时期。

《旧唐书·程知节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时密(李密)于军中简勇士尤异者八千人,隶四骠骑,分为左右以自卫,号为内军。自云:“此八千人可当百万。” 

李密在瓦岗军中选拔出八千精锐之士,分成四部,由四员猛将各自率领。

哪四员猛将呢?分别是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和裴行俨。咱们分别了解一下史书中的这四员猛将:

一、秦叔宝

这太有名了,就是隋唐好汉中那位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九州三十六府一百单八县,镇山东半边天,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的“神拳太保”秦琼。

秦琼是齐州历城人,曾经在隋将来护儿麾下效力,受到来护儿的信重。

秦琼曾经跟随张须陀镇压过农民起义军。

张须陀所部曾经与卢明月的十万起义军在下邳遭遇。敌众我寡,张须陀下令发动夜袭,别人都“人皆莫对,唯叔宝与罗士信请行”。

秦琼和罗士信率领帐下勇士深夜出击,烧掉敌营三十栅,大败卢明月,“明月以数百骑遁去”,秦琼威名大振。

平定孙宣雅起义军,秦琼奋勇“先登”,立下首功,封为建节尉。

但隋朝气数已尽,难以挽回。后来他们遇到了瓦岗军,被打败了,张须陀战死,秦琼就率残部投靠了隋朝大将裴仁基。

不久,裴仁基投降了瓦岗军,秦琼也成了瓦岗军的一员。李密也很信重他,封为“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秦琼就成为了瓦岗军四骠骑之一。

在瓦岗军与宇文化及的战斗中,李密中箭落马,左右护卫都逃走了,秦琼见状,“唯叔宝独捍卫之,密遂获免”,救下李密,又率部打退了宇文化及的进攻。“叔宝又收兵与之力战,化及乃退”。

后来,李密与王世充展开决战,全军大败,秦琼做了俘虏。

王世充也久闻秦琼的大名,封他做了“龙骧大将军”。 但秦琼对王世充很不感冒,找个机会脱离,投靠了唐军。

李世民也知道秦琼的战斗力,“素闻其勇,厚加礼遇”,封秦琼做了马军总管。

在李世民麾下,秦琼英勇作战,屡立战功。

在美良川之战中,大破尉迟敬德,并俘虏了他。

秦琼参加了介休之战,击败了宋金刚。

平定王世充之战,秦琼担任唐军的先锋大将;

虎牢关之战,秦叔宝率部率先攻陷敌阵。

秦琼的战斗力很强悍,敌军中如果有“骁将锐卒”挑衅,秦琼就“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

后来秦琼还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为李世民登上龙椅立下功劳。

秦琼死后,陪葬于李世民为自己修建的昭陵。他的画像也入了凌烟阁功臣图,位居第二十四位。

二、罗士信

罗士信是兴唐演义中罗成和罗士信两人的综合原型。

罗士信也是齐州历城人,和秦琼是老乡,他和秦琼关系很好,年仅十四岁时,就跟随着秦琼一齐在张须陀麾下效力。

张须陀看到罗士信小,认为他身体瘦弱,年龄幼小,铠甲都穿着不合适,不许他上阵。

罗士信怒了,披上两层重甲,又背上两个箭壶,仍然能轻松跃上马背,让张须陀十分惊讶。

潍水之战,敌人正在布阵,罗士信就冲单枪匹马冲过去了,“执长矛驰入贼营”,瞬间干掉几个敌人,还用长矛挑着其中一个人的首级在敌方阵前横着走。敌军大惊,谁也不敢上前迎战。

下邳之战,罗士信和秦琼率领勇士夜袭卢明月,火烧敌营,再立大功。

罗士信喜欢将所斩杀的敌人割掉鼻子,拿回来检点战功。

张须陀很欣赏罗士信的勇猛,送给他宝马良驹,让他护卫左右。冲锋时,两人共同出击。

隋炀帝听说了这事,就命人画下张须陀和罗士信共同战斗的情景。

张须陀战败被杀后,罗士信和秦琼就投奔了裴仁基,裴仁基对罗士信非常好,罗士信很感激。

后来,罗士信又跟随着裴仁基投降了瓦岗军。

李密也知道罗士信的勇猛,把他封为内军骠骑之一,统率两千精锐骑士。

李密率军与王世充决战,罗士信冲锋在前,受伤被俘,王世充很信重他,“爱其才,厚遇之,与同寝食”。

但罗士信对王世充根本瞧不上眼,找到机会率部归降了唐军。

在李世讨伐王世充的战斗中,罗士信率兵攻下了千金堡,立下功劳。被封为绛州总管、剡国公。

洛阳平定后,罗士信为感激裴仁基对他的恩遇,“出家财敛葬北邙以报德”,并表示“我死当墓其侧”。

后来,唐军征讨刘黑闼。罗士信率几百前锋部队兵进入了洺水城,突然遭到里应外合的包围,苦战被俘。

刘黑闼想收降罗士信,“黑闼闻其勇,意欲活之,”但罗士信坚决不降,被刘黑闼杀害,当时年仅二十岁。

李世民花重金赎回了罗士信的尸体厚葬之,追谥曰“勇”。

李世民遵照罗士信生前遗愿,将他埋葬在裴仁基的墓旁。

罗士信确实是个有情有义的好汉。

三、程咬金

程咬金是济州东阿人,后来改名为程知节。他是名门之后,父祖是北齐的官员。

在真实历史上程咬金的武器不是宣花斧,而是马槊:“少骁勇,善用马槊”。

程咬金入行比较早,最初是在乡里组织“民团”,后来率领手下加入了瓦岗寨,受到李密的重用,封他为内军四骠骑之一,统率骑兵精锐。

裴仁基归降瓦岗山以后,李密和王世充在邙山进行决战,裴仁基的儿子裴行俨中箭落马,程咬金冲过去连杀数名敌军,救下裴行俨,共乘一马退回了本阵。王世充部下的有个猛将追来,挥舞着长槊来刺他,程咬金抓住了槊杆,一折两断,反手用槊尖刺死了杀追者。

李密败后,王世充把程咬金、秦琼、罗士信等瓦岗寨旧将收入麾下,但这些瓦岗旧将们都很讨厌王世充。后来,程咬金和秦琼等人就归附了唐军。

此后程咬金被李世民任命为秦王府的左三统军,屡立战功,“从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搴旗先登者不一,以功封宿国公。”

程咬金也参加了玄武门事变,事后被封右武卫大将军。

程咬金的画像也入了凌烟阁,位居第第十九。程咬金在唐高宗年间去世,年77岁,高宗追封他为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并陪葬于昭陵。

四、裴行俨

裴行俨就是评书中裴元庆的原型。是裴仁基的儿子。

裴仁基是绛州闻喜人,出身于北周的官宦之家。

裴仁基曾经为隋朝立下过大功,参与过隋朝的平陈、讨吐谷浑、征高丽等各个战役。

隋末,裴仁基奉命去讨伐各地的农民起义军,立下很多战功,但被监察御史萧怀静牵制,被朝廷怀疑。裴仁基就带着儿子裴行俨和秦琼、罗士信等心腹兵将归降了瓦岗。

李密对裴仁基父子还是很信重的,封裴仁基为河东郡公,裴行俨被封为了绛郡公,四骠骑之一,统率一支精锐骑兵部队。

李密与王世充在邙山一战,李密不听裴仁基的劝告,而是采取了单雄信正面决战。

两军开战,裴行俨身先士卒,率部冲锋,被敌箭射中落马,程咬金救下了他。

瓦岗军大败,王世充收编瓦岗旧部,“以其父子并骁锐,深礼之”,封裴仁基为礼部尚书,裴行俨为左辅大将军,王世充还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了裴行俨。

裴行俨勇猛作战,每次都冲锋在前,所向披靡,被称为“万人敌”。但王世充这个人猜忌心很重,屡次打压和防范。

裴仁基父亲决定先下手为强,组织人员欲采取行动,刺杀王世充。但消息走漏,王世充率部包围了他们,裴仁基和裴行俨父子双双遇害。

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裴家的旧部罗士信将裴仁基父子重新收敛入葬。

裴家只有一名幼子留活了下来,就是裴行俭,后来成为唐高宗时期的一代名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2
第一位是秦叔宝,名为秦琼,第二位是程咬金,第三位是罗士信,第四位裴行俨,第1点理由,因为自己的军队都是山东人,如果不攻打洛阳的话,就没有办法西行入关,第2点理由他的将领多半都是强盗出身,没有很强的领导能力。
第2个回答  2021-04-01
四大骠骑是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裴俨行。他的失败有几个原因:1,没能听取正确作战意见。2,杀了翟让导致内部分化3,洛阳是个难啃的骨头,杨广增援部队到了
第3个回答  2021-04-01
这四个猛将分别是秦叔宝 、程咬金 、罗士信 、裴行俨 。李密会重蹈杨玄感的覆辙是因为他实力壮大后变得膨胀了,觉得自己能打得过对方,没想要兵败如山倒
第4个回答  2021-04-01
有罗士信,李元霸,程知节和秦叔宝。这是因为李密的信念非常的强,而且他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变现状,所以宁可重蹈覆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