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考点是什么?该怎样学习?

如题所述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以说理为主,兼有叙述和抒情。全文高度概括了白求恩支援抗战、以身殉职的英雄事迹,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对他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予以高度赞扬,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课文属于夹叙夹议的议论文,学习以论为主的写法,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那么,该怎样指导孩子学习这篇课文呢?

第一,少讲概念,切忌死教。

这篇文章,有的人喜欢机械简单地讲解灌输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和死概念,比如议论文三要素什么的;不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把握人物形象,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从而获得人生思考,汲取人生智慧,获得人生启示。

第二,勾画圈点,区分叙议。

揭示课题后,可以提问开头:白求恩是谁?学生结合小学学习过的《手术台就是阵地》及预习课文的相关内容来回答,之后让学生明确第一段前两句话就是概括介绍白求恩的,并明确这是记叙的表达方式。

接着提问:白求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指导学生圈点勾画出关键词句,概括回答:白求恩是一个具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人。

把握内容后可以导读第一段,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一个外国人”之后的句子和之前的句子在表达方式上有何异同,引导明确后者用的是议论的表达方式,是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赞美。

最后,让学生区分出其他段落的记叙文字和议论文字来。

第三,学习精神,思考人生。

结合课文的观点,投影白求恩事迹片段,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

示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跨洋越洲,鞠躬尽瘁,胸怀天下,舍己为人,白求恩,你是世界的巨人,你是我们的标杆。

第四,悟读写法,实践运用。

导读第一段,明确课文先叙述后议论,记叙文字是作者展开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是生发点,不可或缺。

导读二三段,明确用了对比的方法,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或物或人拿来比较,使得作者表达的意思更为鲜明、突出。

导读“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个句子,明确作者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突出强调了要表达的意思,读来铿锵有力,斩钉截铁。

导读“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个句子,明确作者运用排比句式,观点鲜明,气势流畅,热情洋溢,收束有力。

最后,设计一个叙议结合的写作练习,让学生仿写一段话,实践运用,加深理解。

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有何建议,欢迎讨论,欢迎留言。想了解更多内容,快来关注“三尺讲台一路行吟”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26
考点是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理清楚白求恩当时的背景情况,以及为国家的和平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2个回答  2021-10-26
考点就是重点的字词,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的概括,还有就是这篇文章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应该分为两个课程学习,第1个课程应该解决字词的问题,第2个课程应该解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问题。
第3个回答  2021-10-26
中心思想,表达的精神,内容,表达的含义,造成的影响,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需要进行预习,需要了解这个人物的背景,了解当时的情况,了解具体的内容。
第4个回答  2021-10-26
白求恩的想法,考重点词,这部课文的中心想法,科文内容是什么,白求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据课文的意思来学习就比较好。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