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种再次发生突变意味着什么?

如题所述

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种再次发生突变意味着什么
国内一位免疫学专家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E484K突变代表的含义是新冠病毒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编码蛋白的第484位氨基酸残基从谷氨酸(E)变成了赖氨酸(K)。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所教授杨占秋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E484K突变表示这次突变是在病毒的一个位点发生的。去年年底英国发现的被命名为B.1.1.7.的变异病毒株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17个突变。

不过从病毒进化史来看,变异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去年12月,英国公布发现新冠病毒变异后,张文宏对此进行解释称,病毒在传播中不断出现变异是其生存进化的自然现象。他认为,新冠病毒成千上万的突变已经出现,但只有极少数可能是重要的,并以可察觉的方式改变病毒。但张文宏认为,突变可用于病毒的传播路径和疫情暴发监测,和致病性或传播力是否增强没有必然因果关系。上述免疫学专家也认为,从目前看,新冠病毒像其他RNA病毒一样,容易出现突变,但大多数突变没有改变传播能力和致病能力。

那么新冠病毒什么样的变异才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上述免疫学专家表示,一般来说,突变发生在病毒关键抗原表位或与其生理活动,比如结合受体、复制活性等有关的分子时,可能会改变感染或致病能力。而判断变异是否严重,只能通过实验研究,特别是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证据。

杨占秋则认为,目前媒体披露的信息有限,不足以全面判断此次英国发生的病毒再次变异所产生的影响。他认为,除了突变点位之外,还需要结合突变发生部位,如果发生在病毒关键的致病点位引起氨基酸改变才会有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4
英国发现带有E484K突变的新冠毒株,可能产生免疫逃逸,从而影响疫苗的效力。

可能有些朋友还有印象,去年9月份的时候,在英格兰东南部发现了一种被命名为VUI-202012/01的新冠变异毒株(属于新冠B.1.1.7家系),基于研究人员发现,11月份的时候,伦敦诊断的新冠病例中还只有约26%感染了这种毒株,但到了12月份,伦敦就有超过60%的新发新冠病例都与这种新毒株有关。根据估算的病毒传播能力R值(在没有任何防疫管控时,一个感染者平均传染人数),新毒株的R值大概比初始病毒高了0.5左右(初始病毒R值约为3.5)。这种新毒株一共出现了17个位点的突变,其中被认为造成其传播性增高的,是其中一个发生在刺突S蛋白(Spike Protein)上的一个突变N501Y。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在这种毒株上并没有发现E484K这种突变。

那么E484K这种突变到底是何方神圣,可以让全球都这么紧张呢?

E484K这种突变第一次被报道是在南非发现的变异毒株上,该毒株被命名为 '501Y.V2',该毒株的刺突S蛋白上,竟然一次出现了8个突变,而且在S蛋白上最关键的结合区域(receptor-binding domain:RBD),同时出现了3个突变—K417N、E484K和N501Y,这可能导致了该毒株传播性进一步升级,甚至比VUI-202012/01更强。
第2个回答  2021-03-04
英国科学家进行分析后发现,部分样本出现了一种名为E484K的突变,这种突变此前已经在南非和巴西发现的变种病毒中出现过。英格兰公共卫生机构的专家表示,目前仅有部分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种样本中出现了此类突变,不代表突变已经广泛存在,当前使用的疫苗应该仍然有效。

  为了控制变种病毒在英国蔓延,英格兰多地已经开始了大规模新冠检测,英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旅行限制措施。英国莱斯特大学病毒专家朱利安·唐(Julian Tang)表示,民众必须遵守防疫封锁规定,减少确诊病例的增加,以此来防止新冠病毒进一步变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