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写于哪一年﹖?

如题所述

《早发白帝城》是李白在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径四川。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是作者回到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代 :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

朝(zhāo)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还:归;返回。

两岸猿(yuán)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赏析:

此诗是在优美的环境描写中发端的。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目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5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写于公元759年。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因此,这首诗应当是他返还时所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8-05
《早发白帝城》:江水古今流长,诗人心情流转

唐代文学史上,李白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他的诗歌作品犹如流星般划过古代文学的天际,留下了不朽的光芒。而《早发白帝城》作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为后人所传颂,描绘了一幅壮美的长江三峡画卷,折射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贞元三年,时值盛夏,李白驾船从白帝城出发,漂泊在长江之上。诗人用典型的边塞风光与旷达豪放的情感,构成了这幅生动而壮美的画卷。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首句就引人入胜,展现出令人神往的情境。白帝城位于巫山之巅,远离尘嚣,仿佛置身于彩云之中。诗人在清晨告别这座城池,踏上漫漫长江之旅。"千里江陵一日还"不仅展示了长江壮丽的景色,也突显了诗人豪情万丈,壮志凌云的气概。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第二句以"猿声"与"轻舟"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江山的壮丽和风光。猿声不绝,隐喻着边疆的荒凉,而"轻舟已过万重山"则表现出诗人飘逸自如的旅行状态。这句写景的同时,也传达出诗人远行求志的决心。

"此时无声胜有声,梦中难觅觉来迟。"诗人感受到清晨的宁静无声,似乎比声音更有力量。这句通过"无声胜有声"的修辞,表现出内心的宁静和深沉。"梦中难觅觉来迟"则写出了对逝去美景的无限眷恋,也点明了时间的流转,不可挽回。

"禅扉半掩逢君处,碧水新萍半入池。"这两句点明了诗人驶船途中的一段情景。"禅扉半掩"营造出一种寂静宁谧的氛围,"逢君处"更显得这个地方的特殊。"碧水新萍"勾画出江水清澈见底的景象,而"半入池"则隐喻出这个地方的深邃。这两句通过描写小细节,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旅途体验。

"弦管昨夜一声发,散入瑶台银汉低。"这两句为诗歌增色不少,以"弦管"和"瑶台银汉"等华美的意象,点缀出了一种神秘悠远的氛围。"昨夜一声发"暗示了夜晚的音乐,也为诗歌注入了些许情感。"银汉低"则让人感觉到星空的近在咫尺。

"清宵罢却纱窗梦,满月明来照九天。"最后两句为整首诗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清宵罢却纱窗梦"写出了诗人夜晚入梦的宁静,而"满月明来照九天"则表现出诗人对宇宙的广阔感受。满月高悬,照亮了天宇,也照亮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欢愉。

通过一幅幅描绘,李白用浓墨重彩勾勒出了长江三峡的雄奇壮美,以及自己远行的豪情与激情。这首诗在一片壮丽的自然景色中,抒发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呈现出了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坚韧的精神力量。正是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使得《早发白帝城》成为了唐代杰出诗人李白创作的瑰宝,流传千古,令人回味无穷。
第3个回答  2020-08-05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创作的一首诗,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第4个回答  2023-08-04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写于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径四川。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