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的“名人”的作文

如题所述

追寻常熟名人足迹

题记:
“爸爸,‘世上湖山’的后面一句是什么呀?”
“小迷糊,这都不知道啊?‘世上湖山,天下常熟’你这个常熟人竟然不知道这句话,太差劲了哟!”
“你可别光顾着嘲笑我,你可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这可难不倒我,晚清帝师翁同和老先生回到家乡,提笔写下了这八个大字,从此就一直流传下来了。今天是星期天,何不让我们去翁同和故居走一遭,感受感受。”
“好啊,好啊!”

顶着当头的骄阳,寻着幽静小巷中偶尔传来的犬吠声,穿过弯弯绕绕的状元坊,轻轻推开这古老的宅门。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就是——翁宅,顿时宅门中飘出清幽的书香让我不禁肃然起劲。
翁氏故居是一所保存比较完善、具有典型江南建筑风格的官僚住宅,它位于城区翁家巷门2号。当年翁同和三岁的时候,父亲翁存心买下此宅,扩充修缮,成为一所典型的江南特色的官邸。翁同和在这里度过了他童年时代,后来他随父亲上京,考上状元,在朝为官,成为两代帝师。
爸爸在一旁给我进行讲解,我知道了宅第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我俩缓缓步入门厅,中轴为轿厅、彩衣堂、后堂厅和双桂轩。东部有照墙、玉兰轩、知止斋和小院。西侧依次有思永堂、晋阳书屋、柏古轩和明厅。彩衣堂是故居中的主体建筑,位于第三进。清道光十五年,其父翁心存回乡庆贺母亲七十五岁寿辰,适值嘉庆帝的皇后纽祜禄氏六十大寿,翁家请当时的江苏巡抚陈鉴书写“彩衣堂”匾额,彩衣堂取“二十四孝”中“老菜子彩衣娱亲”之意,并国恩家庆的盛事。
廊柱雕梁画栋,院井错落有致,这里有正襟危坐的堂训之地,有体现荣华官势的大厅客堂,也有小憩养性的别院小轩。站在院中,想象当年在这四方天空下的日子,是怡然而有张弛的。主人的智慧与性情,影射在朱门黛瓦上,投射在隽秀的窗棂上。我们又来到了书房,书房中绕梁不散的笔墨的香气,隐隐似见翩翩公子与抚髯老人在吟诗作对。我深深浸溺其中,幻想着能吸取一点睿智的灵光。小院里非常的安静,游人不多,一道道木门,在我手中吱呀呀的推开,挥散不去对这位帝师的重重敬意。
参观过一楼,我们拾级而上来到了位于二楼的书法陈列室。和翁同他遒劲的书法如今就陈列在这阁子里,他生平的事迹也罗列在各个展厅里。熟知了他的人,不再瞻仰他的事迹,却也常想来这里逛逛,踱着方步,漫走在宅院里,似与翁老先生在侃侃而论,神交已久。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游览完了翁同和故居,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小时,但是我却觉得仿佛回到了清朝,恍惚中看见翁先生正声情并茂的在给小皇帝讲解文章精髓呢,不禁感叹今天我真是不虚此行啊!追问

要常熟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30
千百年来,苏州人文荟萃。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这得益于它的文化、经济和稳定的社会秩序。譬如:孙武——春秋吴国军事思想家;陆逊——中国三国时期吴国军事家;张旭——中国唐代书法家;张籍——中国唐代诗人;范仲淹——北宋政治家;范成大——南宋诗人;蒯祥——明代杰出的建筑大师;沈周——明代吴门画派创始人;文徵明——明代杰出画家;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唐寅——画家、文学家;祝允明——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徐祯卿——明代文学家;柳亚子——中国近代诗人;陆文夫 ——作家;顾颉刚——中国历史学家。
在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中,苏州籍是最多的。在我所熟知的大师中有三位,第一个是王淦昌,新中国“两弹一星”的突出贡献者;第二个是吴健雄,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第三个是贝聿铭,建筑大师,代表作品有香港中银大厦、法国卢浮宫前金字塔、纽约会议中心、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等等追问

要常熟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