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佛学弘扬,莲花可谓佛教的象征,当时爱莲的人应该不在少数,为什么作者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如题所述

以《爱莲说》中“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净植”等语与对勘,可清楚看出,周敦颐笔下的莲花形象,一样在泥不染,香洁、清净、柔软、可爱,和华严宗的莲花喻之间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甚至可以说,《爱莲说》就是上引文字的翻版!借用钱钟书先生的一句话,传颂一时的《爱莲说》,其实是拾诸佛教经典的“牙慧”。

当然,如果把《爱莲说》的深曲用意理解成弘扬佛法,“道学宗主”,周敦颐决不会认同。理学主张入世,佛学宣扬出世,二者泾渭分明逾越不得。然而,众所周知,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实质上是传统儒释道思想的混血儿。人们从《爱莲说》中,正可看到佛学对理学的浸染和渗透。释氏对莲花的赞美之所以引起周敦颐的共鸣,是因为佛家之莲花喻,可拿来为理学的道德论所用。净染问题是理学家性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性本自清净,但有染污。染污有二:一为俗染(生理要求),一为惑染(邪见障蔽),故须“灭染成净”。这一点上,理学佛学并无二致。怎样做到入世而不受染污呢?周敦颐认为,关键在“无欲”,“无欲则净虚动直”(《通书·圣学》)。“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朱熹《爱莲诗》),倒是朱文公心有灵犀,看出了理学开山祖师何以对莲花情有独钟。

《爱莲说》摄取了佛家思想的外壳,寄寓着理学的道德标准,其主旨,是为周敦颐心目中的“理君子”造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说君子处尘世,不蒙尘垢,修身洁行,不妖不媚。“中通外直”,是说君子不受“俗染”,“净虚动直”。“不蔓不枝”,是说君子不受“惑染”,不入歧途。“香溢远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则是说君子声名远播,卓然傲世,令人向慕,不可狎侮。“莲,花之君子者也”,这一句是文章的核心,作者借助莲花意象,正是为了阐明理学家的道德观。这,无疑就是所谓“高洁志趣”的真正内涵。

为什么《爱莲说》字里行间要贬低陶渊明之“爱菊”呢?简言之,作为象征人生的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花之隐逸”的菊在表现理学观念(如仕隐矛盾、人生哲学、生活态度等)方面已显得乏力,而清圆、雅致、温馨的莲花意象,更能反映宋代士大夫的心态,更能表现理学家对人生意义的探求思考。至于“盛爱牡丹”的芸芸众生所表现的世俗化情趣,更是被作者断然否决,因为它与理学道德观大相径庭。

《爱莲说》带有明显的思想局限。但是,长期以来,一般读者按照自己的感受欣赏这篇文字清新的短文,常以脱离了具体的语境的“出淤泥而不染”一语赞美那些志趣高洁者。对该文产生的这种社会审美效应,自然无可厚非。但是,今之赏析家们,有意无意回避作者创作的主观意图,甚或歪曲作品蕴含的真实思想,这恐怕有悖于一向标举“文所以载道”(《通书·文辞》)的濂溪先生的创作初衷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