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鱼和带鱼的区别,带鱼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如题所述

一、区别:

1、外形特征

刀鱼从头向尾部逐渐变细,腹部圆润,上颔长,超过胸鳍基部,胸鳍鳍条细长,有6个长的细丝,臀鳍长,并与尾鳍相连,尾鳍短小,臀鳍软条80条,体长可达26厘米,体长、身侧扁,向后渐细尖呈镰刀状。

带鱼,体带状,侧扁。前部背腹缘几平行,体长一般50-70cm,大者长达120cm。头狭长,尖突吻尖长。眼中大,位高,眼间隔平坦,中央微凸。口大;平直,口裂后缘达眼下方。下颌长于上颌,突出。

2、生活习性

刀鱼,为暖温性中上层小型洄游鱼类。栖息于沙泥底质近海,可进入江河及其支流湖泊、河口或咸淡水生活。以桡足类、枝角类、轮虫及小鱼等为食。

带鱼游泳能力差,白天浮在海水中层,晚上就降到海底。静止时头向上、身体呈垂直,只靠背鳍及胸鳍的挥动,眼睛注视头上的动静,若发现猎物时,背鳍就急速震动,身体弯曲,扑向食物。

3、分布区域:

刀鱼,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海域的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

带鱼,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沿岸。

二、不能和带鱼一起吃的食物:带鱼不可用牛油、羊油煎炸;甘草、荆芥、山楂等。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皮肤瘙痒别吃带鱼

百度百科--带鱼

百度百科--刀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07
一、刀鱼和带鱼的区别
刀鱼和带鱼完全是不同的,刀鱼是淡水鱼,带鱼是咸水鱼。
1.刀鱼
学名长颌鲚,又称刀鲚,毛鲚,是一种洄游鱼类,与河豚、鲥鱼并称为中国长江三鲜之一。刀鱼体形狭长侧薄,颇似尖刀,银白色,肉质细嫩,但多细毛状骨刺。肉味鲜美,肥而不腻,兼有微香。刀鱼的一些常见的种类有:七星刀鱼、斑纹刀鱼、非洲刀鱼、帝王刀鱼、金刀鱼(白化种)、魔鬼刀鱼等等。
每100克刀鱼含蛋白质18.4克,脂肪4.6克,还含有磷、铁、钙、锌、镁以及维生素A、B1、B2等多种营养成分。刀鱼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而且脂肪酸碳链又较长,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为老人、儿童、孕产妇的理想滋补食品。刀鱼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我国古今医学及水产药用书籍记载,刀鱼有养肝、祛风、止血等功能,对治疗出血、疮、痈肿等疾有良效。
2.带鱼
带鱼是一种较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牙齿发达且尖利,背鳍很长、胸鳍小,鳞片退化,带鱼背鳍极长,无腹鳍,是一种洄游性鱼类。
带鱼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我国古今医学及水产药用书籍记载,带鱼有养肝、祛风、止血等功能,对治疗出血、疮、痈肿等疾有良效。带鱼鳞是制造解热息痛片和抗肿瘤的药物原料。鳞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显著的降低胆固醇作用。适宜久病体虚,血虚头晕,气短乏力,食少赢瘦,营养不良之人食用。中医认为它能和中开胃、暖胃补虚,还有润泽肌肤、美容的功效,不过患有疮、疥的人还是少食为宜。
二、带鱼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带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下脊椎动物亚门中的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在中国的黄海、东海、渤海一直到南海都有分布,和大黄鱼、小黄鱼及乌贼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海产,营养丰富。带鱼也有饮食禁忌,有些食物不可以和带鱼一起吃。
1.不能和带鱼同食的食物
(1).牛油、羊油
带鱼不可用牛油、羊油煎炸。
(2).甘草、荆芥
带鱼不能喝甘草、荆芥一起吃,否则食后更易动风。
(3).山楂
带鱼最好不要跟山楂同食
2.禁忌人群
(1).带鱼属动风发物,凡患有疥疮、湿疹等皮肤病或皮肤过敏者忌食。
(2).癌症患者及红斑性狼疮之人忌食。
(3).痈疖疗毒和淋巴结核、支气管哮喘者亦忌之。
3.带鱼的适宜人群
带鱼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实为老人、儿童、孕产妇的理想滋补食品,尤其适宜气短乏力、久病体虚、血虚头晕、食少羸瘦、营养不良以及皮肤干燥者食用。此外,孕妇吃带鱼有利于胎儿脑组织发育;少儿多吃带鱼有益于提高智力;老人多吃带鱼则可以延缓大脑萎缩、预防老年痴呆;女性多吃带鱼,能使肌肤光滑润泽,长发乌黑,面容更加靓丽。
4.带鱼的功效
(1).带鱼性味甘温。具有补益五脏、养肝补血、祛风杀虫、暖胃润肤、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及健脑、防止大脑衰退的功能,对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栓形成以及糖尿病、癌肿等症,有较好的食疗功效。
(2).带鱼中所含有的优质蛋白质,由于质地细腻、柔嫩,较家畜、禽动物肉的蛋白更利于被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不仅对青少年和儿童有促进生长发育作用,而且对中、老年人有促进强身健体、益寿之效。
(3).带鱼中所含的碘,除具有维持甲状腺功能外,还具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鱼鳞中提取的6一硫代鸟嘌呤物质,对抗癌有奇效。临床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胃癌、淋巴腺癌等症,都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并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抗疲劳的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