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小说《赎罪》

如题所述

 评价小说《赎罪》:
  《赎罪》能被读者喜爱,或许并不在于它的情节故事,事实上麦克尤恩也并不过多关注人物、情节,而是津津有味地用不同的叙事方式和视角来完成《赎罪》。除了结语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外,其他三部分都以第三人称叙述,但二、三部分是从写作者的视角出发,只不过第二部分的主角是罗比,而第三部分主角换成了布里奥妮。但是,在我看来,最富有色彩的还是第一部分。

  借用小说中布里奥妮的观点,“一个现代小说家再也无法描绘人物和情节了。只有知性和感性才使她感兴趣。意识之河在时间中流动……”。这也就是作者的小说观。他显然深受伍尔芙叙述技巧的影响,着力于以意识流来展现不同人物丰富细腻的内心。小说的第一部分,主要从三个人的不同视角出发,布里奥妮、罗比、塞西莉娅,三个人的意识流交替进行,又以母亲艾米莉冷漠的、不偏不倚的俯视视角再一次回溯。
  富有兴味的是,布里奥妮“可以把这场戏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写上三遍”,作者也是这样来游戏小说。同一个场景,因为不同的视角,人物不同的意识,被解读成不同的样态。在庄园池塘边,罗比与塞西莉娅抢花瓶、花瓶碎掉、塞西莉娅脱衣下水池一幕,反复再现。塞西莉娅以脱衣来表达对罗比的故作傲慢,掩饰其爱上罗比的慌乱,而罗比理解为是她对自己的故意羞辱,脱了衣服后的“洁白又脆弱的仙女”形象却深深印在他脑海,激发他熟悉又陌生的情欲,他的渴望和爱情。但是从在窗户看到这一幕的13岁的小女孩布里奥妮的视角,乃是塞西莉娅所受的羞辱,是罗比对姐姐的恫吓威胁,激发起她敌视罗比的初衷。
  藏书室一幕,也被不同地解读。布里奥妮被某种感觉驱使,走进藏书室,撞到罗比和塞西莉娅的身体紧紧压在一起,“她立刻明白是她中断了一场袭击,一场肉搏战。这场面与她的忐忑不安完全不谋而合” 。她看见的是男人罗比的粗暴,和“姐姐惊恐的眼睛”,姐姐“前臂高高举起,成抗议状和自卫状”。布里奥妮解读的恐怖的袭击场景,恰恰是罗比和塞西莉娅的甜蜜回忆,在罗比的追叙中,这是一场多么醉心的做爱,一次决定终身命运的结合;塞西莉娅不是“惊恐”,而是“贪婪无比”地索求,罗比不是袭击,而是忘我的激情投入,两人不是一场肉搏战,而是如胶似漆的纠缠,在这个瞬间,他们完成了从身体到心灵的结合。而恰恰是这样美好的瞬间,被“极度的无知,愚蠢的想象,以及自以为是的正直”所中断,布里奥妮意欲保护和拯救姐姐,却被罗比和姐姐憎恨。什么是真实?或者从来没有真实过?天地有多大,人心的距离就有多远。
  布里奥妮即使在后来的忏悔中都在申辩自己并没有恶意。恰恰是这样的没有恶意,甚至是保护姐姐和罗拉的好意,却产生了无可挽回的恶意和罪行:她对罗比的愤怒中断和延迟了一对鸳鸯的美好爱情,出卖了姐姐的隐私,让真正的强奸犯马歇尔逃脱制裁,而将无辜的罗比投进监狱。
  到底是什么缘故促使少女布里奥妮在灯光昏暗中,自以为“看见”了罗比就是强奸罗拉的罪犯,在后来的法庭证词中一口咬定,毫无反悔,如此确信?小说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回答,追求不确定性恰恰是作者的喜好。读者和小说中人物,只能自己去抽丝剥茧,做不同的理解:
  罗比后来在战场中追忆,恍惚理解为是少女布里奥妮对自己的爱恋,转化为对罗比与姐姐爱情的憎恨;布里奥妮在忏悔中,还隐约归罪于那些成年人的纵容和势利——罗比是一个清洁工的儿子;或者还有布里奥妮自己的虚荣心:好胜的少女,一旦翻供,就意味着曾经自以为是地认为罗比是一个色情狂的判定完全错误,她所扮演的保护姐姐的角色,将被推翻,她在潜意识里不愿意承认这点,青春的残酷决定了她只能这样“正直”下去,好比《萨勒比的女巫》中那些说谎的少女,谎言说多了,就真的认为那就是真理。作为读者的我们,是否还可以这样理解:就如伍尔芙长年对姐姐的依恋,以致任何男人侵入到她们姐妹关系中,都成为一种威胁,都是伤害,都是不洁净的。所以,当布里奥妮偷看罗比写给姐姐的信中,有着“做爱”等这些“肮脏”的词语,成长中的少女,感受到多么强大的被侵犯感和厌恶感。波伏娃说,每个少女都是天生的同性恋者,萨福写给那些女孩的诗歌中将男人的侵入,比喻为鲜花遭受了蹂躏。所以,当她第一次看见水池边罗比和塞西莉娅的冲突,就天真地理解为是罗比对姐姐的恫吓和威胁,藏书室一幕更与这一印象不谋而合。这些该死的先入之见,再加上她的色彩斑斓的想象力,让布里奥妮认定罗比就是一个色情狂。所以,布里奥妮不是“看见”了罗比强奸罗拉,是“知道”罗比会强奸罗拉。
  写完第一部分后,小说其实已经完成。后面的叙述,全是对前面故事的闪回与交代,不过是为了情节更为完整。第二部分罗比在战争中意识到其实人人都有可能犯罪,历史永远没有真实的答案,这是他宽恕的开始;而第三部分,布里奥妮以放弃到剑桥的学习,和家人的隔绝,在医院的艰苦生活,开始了她的赎罪。但无论如何做,一切都无可挽回了,年轻的罗比和塞西莉娅,还来不及在洁白的人生记录中品尝爱情的欢欣,就死去了。在后面的叙述中,作者偷偷地将忏悔弱化,将布里奥妮的无可赎罪归咎于偶然的战争,也偷偷地通过责备保全声誉的罗拉、马歇尔夫妇来为其洗脱罪责。在我看来,假如小说顺着第一部的意识深挖下去,反倒更好,战争主题,虽然扩展了时间和空间,增强了小说的沧桑感和命运感,却流于平庸的解释。

  简介作者伊恩·麦克尤恩
  伊恩·麦克尤恩(1948-)是当前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赎罪》作为一部典型的忏悔小说奠定了作者伊恩·麦克尤恩在英国后现代文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