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会存在相关度不高的情况?

大学毕业走进社会后,你是否存在“学非所用”现象?21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仅为65%左右,本科生中,理学、农学和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相对较低。

如果说差生因为专业能力不强没有找本专业的工作,这勉强还解释的通,但现在的问题是,
很多成绩很好的同学,在找工作的时候,也四处碰壁,最终甚至放弃了本专业。


归结起来就是两个点:


1.学习专业与接口专业对接太差


2.社会不同职业需求不同导致重新进行人力资源分配




1.学习专业与接口专业对接太差

这个问题几年前教育部就意识到了,所以在构思建立专业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同步进行制度,即一方面培养专业性人才(例如工程师)专门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另外一类为学术性,专门进行科学研究。现在研究生的学术性硕士和专业性硕士也是出于此改革动力。
当时,上面的政策,真正落实到学校和学院就未必如此了。由于中国的大学仍然是以老师教授课程为主,学生研究项目自学为辅。所以学生的能力很多时候反映了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对于相当一部分老师而言,在现有体制下让他们觉得教学生对于自己职业发展没有太多的帮助,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老师要忙于论文的写作,资源的争取或者其他校内外合作项目,也就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的教学工作上面。
当然,这其实也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对于大量较好学校的学生而言,基本书本知识都可以靠自学完成。真正缺乏的,是一个学生视野的问题。他们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学的这些东西怎样应用于工作之中。
这其实是属于学院关于就业指导建设上的不足,但是对于学院而言,它也很冤屈,因为很多时候就业指导并不会成立专门的团队去做这件事情,而是通常由辅导员或者团支部或者学院原长秘书之类的来进行牵头,人力资源有限,所以也无法将这件事情做好。


所以,真正要解决这件事情,还得建立一个长效的合作机制,最好是教育部牵头,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门正式的必修课程;通过学生-学生组织-学校-企业四方搭建一个平台,用于解决认识差异,促进知识技能对接。对于企业而言,可结合相应的税收政策来鼓励这种企业参与到教授环节,而学校也可以开设额外的学习平台作为对于企业的补偿。


2.社会不同职业需求不同导致重新进行人力资源分配

说道底就是一种社会分配的问题。
由于部分行业具有极具诱惑的薪酬待遇,这就会使得部分从事薪酬待遇比较差的行业的学生向其流动。
另外一个是某些行业由于需求衰减或者其他原因,需求减少,也会迫使这些专业学生只好选择其他专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1

这就应验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说的冠冕堂皇一点儿,上大学就是开拓思维的,也是为了找恋爱经验去的,而不是为了简单的寻求对口单位的。说的难听一点儿,教育有问题,当然这不在咱们的讨论范围内。接着前面的话说,上了几年大学以后,毕业了拼的不只是能力,有情商,有背景,有钱等等。

我毕业这些年除了“空降”见多了,还真的见过一位比较成功的“滑头”商人,他自己说因为学分儿不够,所以才玩儿命的死磕在画画上,最终考上了影视学院的美术类专业,然而毕业前后人家就开了一个培训学校,现在也算是成功的企业家了。当然,经过了解你就会懂得了他是为什么成功的,为什么他一众同学中够脱颖而出,这跟成绩没有半根毛线的关系,而是靠的手腕儿和情商。他上学的时候,懂得老师的心里,毕业的时候,老师们都能把他当作忘年交,当他做学校的时候,老师们甚至到校长都心甘情愿的帮他拉生意。这真是除了钱以外,最会做人的人。

当然如果你有资源有背景有钱,那么你很容易比他成功,因为你可以选择自己对口而喜欢的行业。而像我们这样普通而不知道往哪里使劲的同学们,随波逐流就好了。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在随波逐流的过程当中找到自己,应该的位置。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是艰难的,可能是不被人看好的,但只要你相信不是谁都能站上金字塔尖,这个努力就是值得的,因为有无数的人在没看到金字塔的时候就放弃了,而你只需要咬一咬牙就能更上一层,为何不试试呢?

所以,对口不对口真的不重要,做一个适合的,这样距离成功会更近一点儿,这是真的。

第2个回答  2016-12-29

学非所用还是用非所学呢?

社会发展快,谁也猜不出来毕业那年社会急需的是哪类人才,更何况我们的志愿是四年前报的,当时也是综合了社会的整体需求和自己的兴趣之下选择的专业,很多人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可能是当年听了谁的意见觉得某些专业毕业之后容易找到好工作,真正喜欢自己的所学专业的人大概就在学即所用那类人里面吧。虽然说大学里面也有跳槽专业的机会,但大多门槛比较高,其次一般大学生活比较松散,习惯了把考虑工作的事丢到毕业之前,等到了毕业之时在选择。

虽然中国高校毕业生专业和工作的相关度不高,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更多非专业的毕业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在自己的兴起驱使之下,工作不一定会比本专业的人做的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长的速度也不会太慢,要好于自己不喜欢而苦苦煎熬的工作,两者创造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呢,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众多,不可能把毕业生安排的稳稳当当,公司的接收能力是有限的,把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匀给空缺的岗位,让其放光放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不用纠结这么多的问题,喜欢参与什么样的工作就去争取,就算这个相关度达到99%,你工作是为了你自己,而不是为了支持这个数据。找一个你感兴趣的,充分去发挥你自己的创造力!

第3个回答  2016-12-21
我认为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结果。
首先,专业的选择。在三、四年前,高考生们,满怀希望,填报志愿的时候,由于是第一次经历人生的选择题,有的人,是冲着一股的头昏脑热,有的人,碍于高考分数的高低,处于保守的想法,委屈了自己,选择了专业。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其次,很多人是不了解专业。有些专业,字面非常的接近。没有看过具体的课程内容,很多是带着自己的美好愿望去选择专业的。可是真正进入大学后,又与想象中的区别太大,产生了巨大的心里落差,甚至会产生厌学的不良情绪,无心学习。
第三,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方向,就会迷路。只会学习,没有目标。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过。或者只是随着家长为其设定的轨迹在前进,不是真正的为自己而活。
第四,大学时光虽然短暂,但是有的专业,当年填报志愿的时候,是热门的。等到毕业的时候,就不热了。或许是时代发展的太快了。只有真正工作了,才会发现,学习的东西跟实践的结果相差悬殊。
最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多人都是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为了积累工作经验,学习技能,更为了填饱肚子,或许专业失去了当初的意义,也就变的不那么重要了。

总之,再高的专业文凭,只是你曾经那一段校园时光的证明,不能代表你的能力。通过后天的勤奋,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人生处处都有惊喜,有无限的可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12-21
学非所用的存在,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毕业生的观念还有社会就业的大环境造成的。

【高考选专业的无奈——学非所爱】

成绩是主要因素,其次还有填志愿等因素造成的。有多少人在上大学之前认真的考虑过自己的人生?又有多少人认真的查询过自己想要学习的有关专业的信息?我想,很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你大学学习的专业是自己选择的吗?我觉得更多的是家长的选择或者是成绩的选择。

【错误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

有多少人在上大学之前是这么认为的?大学里面学习的专业以后不一定能够用到,只不过是找工作的一块儿敲门砖罢了。甚至我记得,高考之前,老师还嘱咐我们,你学的专业不一定是你以后所要从事的领域,所以学校比专业重要。其实老师也是为了我们好,老师也是为我们着想的。这种学非所用,专业与从事行业不符已经是常事了。不足为怪,那么这种大学的专业不一定能用到的错误观念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了。

【现实生活的逼迫——压力重重】

毕业了,不能再像父母伸手要钱了,也不能不找工作一直让父母养着啊。出于本身孝顺的心理,很多毕业生都会先找一份工作先干着,以后遇到合适的再跳槽。而这种先干着的工作,往往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搭,但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只能干着喽。

【自身专业的岗位——寥寥无几】

狼多肉少,棋逢对手,当然是能力强者胜了。谁不想近大公司,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的工作呢?但是现实却不尽人意。看看那些一起来面试的人,很多情况下都是N多人争取一个岗位,竞争激烈,能力强者留下了,能力弱的只能重新找,或者做与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职业了。

【总结】

就业学非所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如果每一位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做到不将就,这种状况应该就会得到改善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