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之诗读后感350

在线等,急

你好
四季分明,是对一个区域天气最好的评价。可是,对于一部分地球人而言,要么是经历严冬,要么是忍受酷暑,虽然我们可以在理论上选择住所地,但是深层次地我们还是安土重迁,即使对于当时当地的气候有所厌恶,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在诗歌的天地里,其实四季并不是分明的,而是根据人类的情感而发生的逆变,一切都是文学惹的祸! 古诗词中很多都是借景抒情,通过春夏秋冬的变化来表达内心深处的喜爱与厌恶,这很正常,在交通不发达、信息不通畅的情况下,我们明明写的是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但实际上写的是心情。这种心情有时候形成了笔下之字,显得格外的亲切。在蒙曼的解读下,我格外喜爱的李白《长相思》(即“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有了深层次的意韵,不容否定的是《长相思》是个乐府旧题,源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七首《孟冬寒气至》,但是在李白的笔下,将这由来已久的曲调弹出了别有韵味,写得漂亮,风流潇洒!黄昏在诗词中出现的概率较高,倒不是白天很忙,没有时间去表达情感,而是因为在农耕社会白天的体力劳动是很繁杂而劳碌的,而到了日落而息的时刻,发一发脑中的意念,倒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花为什么要含烟,月如何为朔?对于大自然的正常现象,我们很容易发现的,但是要是将自己或喜或悲的情感投射到这种环境中,如果没有胸中的块垒,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文人的! 当然,唐诗中李杜是大咖,但也不排斥一些小门小类的别出心裁,像祖咏《终南望余雪》虽然作为应试诗,暗含终南捷径,但也不失为一种即兴之作,让读者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源于其的信手拈来。 古诗中有很多句式是倒装的,为什么呢,除了修辞的需要,也表达作者的不安,正因为倒装,增强了文中的气势,让我们后人在读诗的过程中觉察出作者的思考,在静与动的协奏中会发现不仅当代人会失眠,而且远在一千年前的唐代,有文化的人都容易辗转反侧,这可能是文化人的潜意识,还是故作高深呢? 诗言志,是古往今来的传统,但是这种传统到了盛唐就渐渐发生了转变,这种爱恨情仇所以更倾向于用诗的意象去概括。不过, 我们心目中的盛唐其实没有持久多长时间,也正因为持续的时间短所以大家怀念它,在盛唐之后,国运不再、民心不再,大家就渐渐没有了吟诗作赋的雅兴,只能聚情于那种朝不保夕的生活,由此可见“国家不幸诗人兴”只是一厢情愿。 要说蒙曼的解读,与其它文人有什么不同,我想首先他对唐代的历史脉络是有着清醒的把握,毕竟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正因为了解、理解、掌握,所以他没有就诗论诗,其次,他在文学修养好,倒不是字字珠玑,有意无意地制作高潮,其实有时看骈文是空有文采的华丽,而没有实质的内容,此外,他善于把握读者与作者的心理,知道作者想的是什么,这很难,但是他做到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5
读了《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才发觉自己以前对唐诗的看法太过浅薄,也对好多方面理解有误。之前在学校里学了一遍的唐诗,当时真的是不求甚解,只求背诵,然后背过去后也都不甚明了,经过蒙曼老师的点拨引导果然通透明朗多了。
  这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按照书的主题先划分为一年四季,中国的诗歌成千上万首,而写四季景色的诗歌尤其多,占其中的大多数,因此读诗时免不了要了解诗歌的背景: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还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还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都是我们自己品读过才知晓。除过前四部分外,还有最后一部分品读了李白《四时之歌》作为结尾总结。
  作者对于诗词的理解极为透彻明晰,并且有自己独具一帜的见解。比如在王昌龄的《出塞》一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这一句诗很多人理解都各有不同,有人认为“飞将”是卫青,因为龙城跟卫青有极大渊源,也有人认为“飞将”是李广,众口不一。但蒙曼老师则认为,“飞将”不管是卫青,还是李广,都象征着骁勇善战的大将军,而国家正是需要这样的将才才能让国家统一,人民生活安定,而不再是让将士们常年戍守边疆,不得归家。所以这样的手法应该是互文的一种,此种手法在古诗词中颇为常见,如《木兰词》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手法意思与此相同。追问

6666666

6666666

6666666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30
读了《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才发觉自己以前对唐诗的看法太过浅薄,也对好多方面理解有误。之前在学校里学了一遍的唐诗,当时真的是不求甚解,只求背诵,然后背过去后也都不甚明了,经过蒙曼老师的点拨引导果然通透明朗多了。
这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按照书的主题先划分为一年四季,中国的诗歌成千上万首,而写四季景色的诗歌尤其多,占其中的大多数,因此读诗时免不了要了解诗歌的背景: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还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还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都是我们自己品读过才知晓。除过前四部分外,还有最后一部分品读了李白《四时之歌》作为结尾总结。
作者对于诗词的理解极为透彻明晰,并且有自己独具一帜的见解。比如在王昌龄的《出塞》一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这一句诗很多人理解都各有不同,有人认为“飞将”是卫青,因为龙城跟卫青有极大渊源,也有人认为“飞将”是李广,众口不一。但蒙曼老师则认为,“飞将”不管是卫青,还是李广,都象征着骁勇善战的大将军,而国家正是需要这样的将才才能让国家统一,人民生活安定,而不再是让将士们常年戍守边疆,不得归家。所以这样的手法应该是互文的一种,此种手法在古诗词中颇为常见,如《木兰词》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手法意思与此相同。
第3个回答  2019-03-28
  对于唐诗宋词,许多人都耳熟能详,就是当场吟诵几首都没有丝毫问题,但是如果让你把一首诗从头至尾详细利落的讲解下来,恐怕很多人未必能阐释的通透明白吧!我就是这种只是潦草会背诵几首的人,但不知其具体意义,也不明白唐诗到底美在哪里,真是读过去便算了,只是觉得唐诗朗诵起来朗朗上口,非常惬意。
  读了《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才发觉自己以前对唐诗的看法太过浅薄,也对好多方面理解有误。之前在学校里学了一遍的唐诗,当时真的是不求甚解,只求背诵,然后背过去后也都不甚明了,经过蒙曼老师的点拨引导果然通透明朗多了。
  这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按照书的主题先划分为一年四季,中国的诗歌成千上万首,而写四季景色的诗歌尤其多,占其中的大多数,因此读诗时免不了要了解诗歌的背景: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还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还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都是我们自己品读过才知晓。除过前四部分外,还有最后一部分品读了李白《四时之歌》作为结尾总结。
  作者对于诗词的理解极为透彻明晰,并且有自己独具一帜的见解。比如在王昌龄的《出塞》一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这一句诗很多人理解都各有不同,有人认为“飞将”是卫青,因为龙城跟卫青有极大渊源,也有人认为“飞将”是李广,众口不一。但蒙曼老师则认为,“飞将”不管是卫青,还是李广,都象征着骁勇善战的大将军,而国家正是需要这样的将才才能让国家统一,人民生活安定,而不再是让将士们常年戍守边疆,不得归家。所以这样的手法应该是互文的一种,此种手法在古诗词中颇为常见,如《木兰词》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手法意思与此相同。
  蒙曼老师通过品唐诗,让今时今日的读者了解了许多古代的风俗习惯,佳节时令。就像杜甫的诗被誉为“诗史”一样,他的诗绝大部分都能反应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历史事件。有人说,古诗词是最真实的史料。的确,古诗词不像史书一样只记载皇帝后宫,王公贵族的事情,它更可贵的是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最普遍和最真实的生活现状,也就免不了记录了当时或重要或平凡的小事。
  在本书中,作者对很多节日和诗歌重新归纳和整理,并且让读者对古代那些节日的风俗习惯有了重新的认识。比如在上元节,也就是我们今日的元宵节,以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为例,其中“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写出了上元节这
第4个回答  2019-03-28
四季分明,是对一个区域天气最好的评价。可是,对于一部分地球人而言,要么是经历严冬,要么是忍受酷暑,虽然我们可以在理论上选择住所地,但是深层次地我们还是安土重迁,即使对于当时当地的气候有所厌恶,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在诗歌的天地里,其实四季并不是分明的,而是根据人类的情感而发生的逆变,一切都是文学惹的祸! 古诗词中很多都是借景抒情,通过春夏秋冬的变化来表达内心深处的喜爱与厌恶,这很正常,在交通不发达、信息不通畅的情况下,我们明明写的是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但实际上写的是心情。这种心情有时候形成了笔下之字,显得格外的亲切。在蒙曼的解读下,我格外喜爱的李白《长相思》(即“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有了深层次的意韵,不容否定的是《长相思》是个乐府旧题,源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七首《孟冬寒气至》,但是在李白的笔下,将这由来已久的曲调弹出了别有韵味,写得漂亮,风流潇洒!黄昏在诗词中出现的概率较高,倒不是白天很忙,没有时间去表达情感,而是因为在农耕社会白天的体力劳动是很繁杂而劳碌的,而到了日落而息的时刻,发一发脑中的意念,倒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花为什么要含烟,月如何为朔?对于大自然的正常现象,我们很容易发现的,但是要是将自己或喜或悲的情感投射到这种环境中,如果没有胸中的块垒,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文人的! 当然,唐诗中李杜是大咖,但也不排斥一些小门小类的别出心裁,像祖咏《终南望余雪》虽然作为应试诗,暗含终南捷径,但也不失为一种即兴之作,让读者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源于其的信手拈来。 古诗中有很多句式是倒装的,为什么呢,除了修辞的需要,也表达作者的不安,正因为倒装,增强了文中的气势,让我们后人在读诗的过程中觉察出作者的思考,在静与动的协奏中会发现不仅当代人会失眠,而且远在一千年前的唐代,有文化的人都容易辗转反侧,这可能是文化人的潜意识,还是故作高深呢? 诗言志,是古往今来的传统,但是这种传统到了盛唐就渐渐发生了转变,这种爱恨情仇所以更倾向于用诗的意象去概括。不过, 我们心目中的盛唐其实没有持久多长时间,也正因为持续的时间短所以大家怀念它,在盛唐之后,国运不再、民心不再,大家就渐渐没有了吟诗作赋的雅兴,只能聚情于那种朝不保夕的生活,由此可见“国家不幸诗人兴”只是一厢情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