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是如何诞生的

如题所述

北洋舰队就是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他的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也直接促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

1874年日本派兵登陆台湾企图将之占据,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之驱逐。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恭亲王提出了“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条的紧急机宜,原江苏巡抚丁日昌提出《拟海洋水师》章程入奏建议建立三洋海军,李鸿章则提出暂弃关外、专顾海防。在洋务派的一致努力下“海防”之论压倒“塞防”,清政府决心加快建设海军。 1875年5月30日下令由沈葆祯(抗英名将林则徐的外甥)和李鸿章分任南北洋大臣,从速建设南北洋水师,并决定每年从海关和厘金收入内提取400万两白银作为海军军费,清政府于是决定每年拨出四百万两作为经费(实际用在购置军舰款项只为每年一百万两),由二洋分解使用,南洋大臣沈葆祯认为“外海水师以先尽北洋创办为宜,分之则难免实力薄而成功缓”,清政府考虑到中国当时的主要假想敌是日本,北洋水师负责守卫京师,遂采纳沈葆祯的建议,先创设北洋一军,等北洋水师实力雄厚后,“以一化三,变为三洋水师”,决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水师,北洋的成军之路由此开始。大清海军分为三洋:北洋水师负责山东及以北之黄海、南洋水师负责山东以南及长江以外之东海,广东水师负责福建、南海。 1875年,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1875年,李鸿章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在英国订造4舰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1879年,向英国订造巡洋舰扬威、超勇。由于对在英国定造的军舰不满意,1880年,经过反复比较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镇远。1881年,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李鸿章遣驻外公使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巡洋舰致远、靖远与经远、来远。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1888年以后,舰队经费大幅减少。时而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之时,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舰队已多年未置新舰,部份应进行之更新工程如更换新式火炮亦未能进行。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无论航速、射速皆落后于日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22
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全部来自沈葆桢。没有沈葆桢,李鸿章完全没有能力创建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来自福州船政,除了丁汝昌之外。整个北洋水师将领全部来自福州船政。福州船政创立人是左宗棠,经营人是沈葆桢。李鸿章怎么经营的了左宗棠和沈葆桢苦心培养的水师,北洋水师表面是李鸿章创立的,事实上是福州船政水师。海军是技术兵种,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经营的,用人和评价手下的好坏需要海军知识。他们都是科班毕业的海军学生。尤其是不用船政学生当提督。严复本来是用来当提督的,李鸿章为了私利换了丁汝昌,丁汝昌他本身海军知识和管理一片空白,本身只读过幼教三年私塾,等于三年级学生,技术领导大学教授,并且品德极差,刚复自用。可以说,每一位甲午海战北洋水师之死,都是被丁汝昌和李鸿章所冤杀。
整个北洋水师将领:
右翼总兵,定远号管带

刘步蟾:刘步蟾(1852年一1895年2月10日或2月8日),字子香,汉族,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清末海军将领、北洋水师右翼总兵。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

左翼总兵,镇远号管带

林泰曾:林泰曾(1851—1894.11.16),字凯仕,祖父林霈霖,系林则徐胞弟孙子,故林泰曾称福建船政大臣、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为姑丈。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学习船舶驾驶。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

中军中副将,致远号管带

邓世昌: 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邓世昌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海军驾驶班第一期学习。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

中军右副将,靖远号管带

叶祖珪: 叶祖珪(1852年~1905年5月),字桐侯,清末著名海军将领。福建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

中军左副将,济远号管带

方伯谦: 方伯谦(1854年1月14日—1894年9月24日),清朝福建侯官县人,字益堂,北洋水师将领。福建船政学堂首届驾驶专业毕业生。

左翼左营副将,经远号管带

林永升: 林永升(1853-1894)字钟卿,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期毕业。

右翼左营副将,来远号管带

邱宝仁: 邱宝仁,福建闽侯人,1867年入福建船政后学堂第一期,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

左翼右营副将,超勇号管带

黄建勋: 黄建勋(1852(壬子年)-1894),字菊人,福建永福人(今—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1867年,以文童应船官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

右翼右营副将,扬威号管带

林履中: 林履中(1852-1894),字少谷,是福建侯官人。1871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第三期,学习航海驾驶。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

左翼中营游击,原镇远号帮带,后接任管带

杨用霖: 杨用霖(1854-1895),字雨臣,福建闽县人。1871年,参加海军,投入福州船政“艺新”炮舰为船生,从管带许寿山学习英语及枪炮、驾驶技术。学成于福州船政。

副将衔精练左营游击,“康济”号练船管带

萨镇冰: 萨镇冰(SA ZHENBING),1859—1952,字鼎铭,清代,福建闽侯人。清末民初海军将领,毕业于福州船政。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23
1874年日本派兵登陆台湾企图将之占据,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之驱逐。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恭亲王提出了“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条的紧急机宜,原江苏巡抚丁日昌提出《拟海洋水师》章程入奏建议建立三洋海军,李鸿章则提出暂弃关外、专顾海防。在洋务派的一致努力下“海防”之论压倒“塞防”,清政府决心加快建设海军。

1875年5月30日下令由沈葆祯(抗英名将林则徐的外甥)和李鸿章分任南北洋大臣,从速建设南北洋水师,并决定每年从海关和厘金收入内提取400万两白银作为海军军费,清政府于是决定每年拨出四百万两作为经费(实际用在购置军舰款项只为每年一百万两),由二洋分解使用,南洋大臣沈葆祯认为“外海水师以先尽北洋创办为宜,分之则难免实力薄而成功缓”,清政府考虑到中国当时的主要假想敌是日本,北洋水师负责守卫京师,遂采纳沈葆祯的建议,先创设北洋一军,等北洋水师实力雄厚后,“以一化三,变为三洋水师”,决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水师,北洋的成军之路由此开始。

1875年,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1875年,李鸿章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在英国订造4舰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1879年,向英国订造巡洋舰扬威、超勇。由于对在英国定造的军舰不满意,1880年,经过反复比较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镇远。1881年,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李鸿章遣驻外公使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巡洋舰致远、靖远与经远、来远。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7-25
1860年代,中国洋务运动展开。
1874年日本以“保卫当地侨民”为借口派兵登陆台湾,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其驱逐。此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引发海防大筹议。李鸿章以“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的论据上书。清政府于是决定每年拨出白银四百万两作为经费(实际用在购置军舰款项只为每年一百万两),加快建设海军。大清海军计划分为三支海军舰队:北洋水师负责山东及以北之黄海、南洋负责山东以南及长江以外之东海,粤洋负责福建及南海。后来时任之南洋大臣沈葆桢,以四百万年费同建南、北两洋舰队经费分散力量不足。而北洋舰队负责守卫京师,奏准优先集全力建造。
1875年5月30日,清政府谕令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
1875(光绪元年)年,李鸿章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在英国订造4舰蚊子船。1879年,向英国订造撞击巡洋舰扬威、超勇。1880年,向德国伏尔铿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镇远。
1881年,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卫两地修建海军基地。超勇、扬威由中国海军军官驾驶下回国。1885(光绪十一年)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成立,醇亲王奕譞为海军大臣,着力建设海军。李鸿章委托驻外公使许景澄、曾纪泽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巡洋舰致远、靖远与经远、来远。定远、镇远二舰回国,被日本视为威胁。
1886年,北洋水师访问日本长崎,当时有水兵上岸后嫖妓与当地人发生冲突被扣。北洋水师的军舰鸣炮示威,水兵被放。
1888年1月29日,平远在中国(清朝)福州船政局下水。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海军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海军章程》。遂正式成立。

参考资料:《北洋水师》

第4个回答  2010-08-02
在当时清朝热火朝天的洋务运动中诞生
从1840年开始认为西方列强之所以能够进犯中国,取于海上
而中国自古就不重视海军
以李鸿章、丁日昌为首的人提出三口布防要求朝廷建立:北洋、东洋、南洋、三只近代化海军,以防列强。
清朝把这个简化变成了以北洋为第一,谨防整个环渤海地区,确保京师安全。
南洋是为了确保清朝的税收区,东南沿海的安全。
为了保护京师,清朝从1875年开始一方面向西方订购船只、一方面筹备福建马尾船厂。
到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时,北洋共有大小船只70余只,排水量近4万吨,成为亚洲之冠,世界第8的海军

参考资料:自己的知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