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桥文化遗址的意义

如题所述

湘湖成湖于宋代,由于长期湖底淤泥沉积,遗址表土厚达3—4米,因而遗址内的文物保存比较完整。 1990年至今,跨湖桥遗址经过三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骨器、木器、石器,以及人工栽培 水稻等文物,经测定,其年代在7000--8000年间。 由于跨湖桥遗址的文化面貌非常独特新颖,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2年11月, 在跨湖桥遗址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的独木舟及相关遗迹,这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最早的独木舟和相关遗迹。2003年5月,在湘湖的下孙自然村又发现了 与跨湖桥文化同类型的遗址——下孙遗址。
2004年12月,在有全国11家权威博物馆和考 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的跨湖桥遗址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文物专家组成员严文明代表参加“跨湖桥”考古学术研究会”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8所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 等11家权威的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机构的35位专家学者,宣布“跨湖桥文化”正式命名。跨湖桥遗址的发现,将浙江的人类文明史提到了8000年前,打破了长江下游原来所认识的史前文化格局,证明了浙江的文明史是由多个源流谱系组成的,为研究整个长江流域的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 “跨湖桥文化”的命 名,意味着它将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等史前文化并驾齐驱,成为浙江日前年代最早的考古文化概念,这是萧山文物考古史上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区文化事业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对于进一步丰富萧山文化内涵,提高萧山知名度,扩大萧山对外交流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跨湖桥遗址独木舟及相关遗迹的保护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4年10月召开了有全国及省、市有关专家参加的独木舟保护方案论证会,通过了《跨湖桥独木舟遗迹原址保护可行性方案》,各项保护工作正有序进行。
萧山区委、区政府决定结合湘湖开发,在跨湖桥建立遗址公园,当前,跨湖桥遗址保护主要要做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遗址保护和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等工作。同时,加大跨湖桥文化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发与跨湖桥遗址相关的文化产品,使其为萧山各项事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