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语录

如题所述

1. (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2. 背后的哲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5.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6.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 译文;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9. 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
10.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11.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2.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13.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孔子
14.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6.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7.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8. 居移气,养移体。
19. 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20.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21.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2. 意思是说,要有正确的义利观,要见利思义,不能见利忘义。
23. 孔子语录: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
24.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25. 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26.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7.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2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9.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30.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v^”。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v^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3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2.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3.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34. (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35. 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36.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37.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38. 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39.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40.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41. (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42. 孔子语录: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43. 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44. (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45.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
46.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
47.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48. 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49.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0.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51. 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52. 孔孟名言(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53.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54. 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诺,答应。信,守信用。一个人如果轻易地许下诺言,一定是缺少信用;如果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其结果往往十分困难。
55.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56.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7.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58. 孔子语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59. 不学礼,无以立。
60.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1.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62. (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63.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64. 今天的《金教授国学问答》一一为你解答!
65. 仗恃实力来使人服从的,不能让人心悦诚服,只是因为他本身实力不够的缘故,依靠道德使人家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诚服。
66. 孔子的名言精选原文:
67.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68. (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69.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70.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1.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