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比拟是的修辞手法?

wu

1、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诗歌、小说、散文、寓言、童话等经常使用比拟的辞格。

2、、比拟可以分为拟人、拟物两类。

(1)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2)拟物。拟物又包括两类:一是把人当做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二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

3、比拟的特点:

作者凭借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因为它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所以它具有思想的跳跃性,有助于读者或听众展开想象的翅膀,获得对事物的鲜明的印象。比拟的修辞效果主要有三点:

(1)运用比拟可以鲜明地表达爱憎之情。运用比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使之栩栩如生,让人倍感亲切。运用比拟表现讨厌的事物,可以使之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厌恶感。

(2)运用比拟可以使语言风趣幽默,这一种修辞效果多见于拟物的句子中。

(3)运用比拟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扩展资料:

运用比拟的注意事项:

1、比拟要与情境相协调。

比拟是通过联想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手段,必然会融进表达者的真情实感。在运用中应注意情与景相协调,即情景交融。

2、比拟的拟体要符合本体的特点。

运用比拟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所以,拟体要尽量符合本体的特点。否则就会不伦不类。

3、比拟要避免褒贬不当。

比拟,不管是拟人还是拟物,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使用比拟时要注意感情色彩协调一致,避免褒贬不当。

4、比拟要注意语体。

运用比拟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并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使用这种修辞手法。一般而言,文艺语体中使用比拟手法较多一些,科技语体、公文语体一般要慎用,否则会削弱公文的严肃性和科技文章的严谨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比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比拟的定义

借助想像力,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前者称为「拟人」,后者称为「拟物」。

比拟与比喻的分别

比喻有本体和喻体;比拟却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人与物融合的写法。

例句一

春天花儿(本体)盛放,好像美丽的小姑娘(喻体)。

* 有本体、有喻体,所以这一句是比喻。

例句二

花儿含羞答答的垂下头来。

* 把花当作人会害羞,又有人垂头的动作,所以这一句是比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14
比拟是借助想像力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可以把物当作人,也可以把人当作物来写。前者称为拟人,后者称为拟物。
比拟的作用
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喻有本体和喻体;比拟却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人与物融合的写法。具体来说有两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
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举例:
拟人: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花儿含羞答答的垂下头来。(把花当作人会害羞,又有人垂头的动作,所以是比拟。)
拟物: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备注:畅饥扳渴殖韭帮血爆摩运用比拟应注意事物本身的特征。
第3个回答  2019-06-14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的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诗歌、小说、散文、寓言、童话等经常使用比拟的辞格。]
第4个回答  2020-10-01

什么是比喻和比拟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