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哲学教授与青蛙对话 的高中材料作文的例文

急急急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0
问题的答案没有绝对
世界五彩斑斓,丰富绚丽,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就像《问题的答案没有绝对》课文中说的那样,问题的答案没有绝对,也不是唯一的。
若是问我们“所有事物都必须从基层做起吗?”定向思维会使我们不约而同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哈,不禁自笑,也许我们连那只井底之蛙都不如吧!习惯了平时“1+1”只能等于2,单选题里那一个个唯一的ABCD。可是生活中,我们做的不是单选题!
再问“朝树上开一枪后还剩几只鸟?”这样一个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都会坚定自豪的回答“一个都没有了”。曾看过一篇文章,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后,外国小朋友用了一节课来讨论回答,在中国的课堂上只用了不到一分钟!对于这种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还缺乏的太多。哪怕只是自己一个奇思妙想,也许会使结果截然相反吧!
曾经人们一昧的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诸多科学理论就是真理,但当牛顿等一批科学家不断地推翻错误理论,一步步前进时,人类社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即使今天,科学家也是在用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使前人成果不断完善和改进。
就像刘邦、曹操、朱元璋等这些一代帝王夺取天下是使用的战术不止一个那样。也许上计攻这城时适用,而打下城时就得改用下计了!苏联和中国同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走的是以城市包围农村,中国却恰恰相反;在苏联称苏维埃政权,在中国则叫中国共产党。
像这样类似于两个相似的事物,每个人思考的角度不同,产生的答案和结果就会有很大差异。
对同一个问题,同是怀才不遇,遭受冷落,李白唱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杜甫吟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别样的思维,别样的人生;别样的答案,别样的结果!
记住:问题的答案没有绝对,不要习惯与定势思维。若现在问你:“灌满一杯水后,它是真的满了吗?”你会怎样回答呢?

得分:47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