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宴席的四个座位里,都有什么讲究?

如题所述

现在,在宴会上,主人会邀请客人坐在桌子的最上面,以示尊重。这种礼仪正是两三千年前古人礼让制度的遗风。在古代,室内的地板上常常有一张用竹条做成的席子,这就是所谓的宴席。你要在筵席上铺上另一张比筵席小的席子,用牛筋草之类的东西做成,以防止潮湿。人们进屋后,就坐在上面的座位上,所以叫坐地起价。筵席可以做一层,但席子要做几层。据古书记载,天子的宝座是分五层的。

桌子做成长方形,铺在宴席上。平时无固定铺设,可随势而动。待宴时,根据座位的多少或客人的身份,尽量变换,称为 "布席"。布席,席前放置长短不一的几张,以便放置食物。饮酒者相近而坐。从古至今,吃 "序齿 "的仪式在中国人的生活秩序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能否遵守这些文明礼仪,恰恰代表了一个人的文明修养的最基本条件。

一场宴会在一个普通的房间里举行。在这个宴会上,东(西到东)最重要,其次是南(北到南),然后是北(南到北),西(东到西)最低。鸿门宴的座次安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史记》记载,在鸿门宴上,"项王、项伯通坐于南,亚父坐于南。雅父,范增也。沛公坐于北,张良坐于西。在皇宫的大殿上举行宴会。因为举行宴会的皇宫大殿坐北朝南,所以在这种宴会上,南向坐(坐北朝南)是最被尊重的,这个位置一般是皇帝的座位。其次是西坐(坐东向西),再次是东坐(坐西向东),而北坐(坐南向北)一般不安排座位。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15
一般地位比较高,或者是主人会直接坐在正面的位置,一般是坐北朝南,最重要的人会坐在最北面的凳子和桌子上,之后是南面,最后是东面和西面,一般挨着主座的人都是关系比较好的。主座右边一般都是买单的人。
第2个回答  2022-04-07
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在宴席上,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向西。
《史记·项羽本纪》中载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其中,项王的座次最尊,而张良的座次最卑。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所以称帝叫做“南面”,而为臣则叫做“北面”。
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谪称为“左迁”,而在座次的排定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第3个回答  2022-02-15
在古代宴席中的4个座位是有讲究的,餐桌的位置是主座,是需要让给客人的,旁边的座位就是请客的主人,左手边的位置就是和主座的人关系比较好的人,其他的位置就是其他朋友或者是关系比较疏远的人。
第4个回答  2022-02-15
讲究就是,主座位只能由家里的主人坐,次座位需要有主人的伴侣坐在那里,然后依次下来就是地位比较高的客人,以及客人带来的亲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