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画像及标签体系

如题所述

一、标签管理系统的应用及其场景

1. 标签系统的定义

用户标签是填充用户画像的核心因素,是将用户在平台内所产生的行为数据,分析提炼后生成具有差异性特征的形容词。在用户与企业互动的过程中,也会主动或者被动留下各种行为数据,企业可以将这些数据抓取并归纳成一个个标签词,就形成了描述用户特征的标签。

2. 标签系统的应用

标签系统主要应用于以下场景:

1、用户特征洞察

用户画像是帮助企业员工了解用户的重要工具,可以辅助业务人员快速获取用户的信息,建立认知,发现用户特征,获得业务灵感。

2、内容精准推送

以客户朋友圈运营为例,运营人员可以指定标签用户可见,让消息精准触达,这样可以实现朋友圈的定向推送。

定期地做一些客户朋友圈、微信群福利活动,定向邀请某个标签的用户参与,提升社群运营效率,并且提升营销的精准性。

如果是固定的文案&营销推送,可以做成自动化,比如会员到期提醒、沉默预警提醒、流失召回等。

3、数据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标签做很多维度的分析。

例如以性别维度进行分析统计,以行业进行分析统计,如果以用户的首次来源作为标签,还可以了解用户的渠道信息。用户标签(用户属性)可以作为细分维度支持多视角的数据展示。

4、其他功能应用

除了上述场景以外,用户标签还可以成为其他功能的基础,比如好友裂变功能,智能表单功能等。自动化的业务系统能更有效的利用这些用户标签,从而发挥更巨大的威力。

二、场景标签类型

1. 静态标签与动态标签

按数据的实效性来看,标签可分为静态属性标签与动态属性标签。

静态标签:用户主动提供的数据:指用户不变的基础信息,多为用户固定数据,如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地区、设备信息、来源渠道等。 静态标签主要用于了解用户的基础需求。

动态标签:存在有效期,需要定期地更新,保证标签的有效性。比如用户的购买力,用户的活跃情况。

三、标签制定建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5
大数据时代,客户购买行为给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来了一系列的改变和重塑。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客户的一切行为在企业面前是可以量化和追溯的。企业内部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和业务数据,这些都是服务客户的真实历程。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的关注点日益聚焦在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精准营销。首当其冲的就是需要建立客户画像。

客户画像,即客户信息标签化,通过收集客户的社会属性、消费习惯、偏好特征等各个维度的数据,进而对客户需求或者产品特征进行刻画,并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统计,挖掘潜在价值信息,从而抽象出客户的信息全貌。

客户画像是企业大数据的根基,是业务增长的前置条件,为数据驱动运营奠定了基础 。由此看来, 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客户信息越来越重要 。

尤其是B端产品,讲究强关系,业务人员普遍认为只有和客户搞好关系,多请客户吃吃饭,多送点礼照样能搞定客户,还要什么大数据啊。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企业把大数据做的和报表没什么区别,让一线人员 感受不到数据在完成绩效工作的过程中的帮助和价值 。最常见的就是一线人员把客户信息以表格的形式提交给管理层以后,管理层在大会上展示的数据都是从一线人员的表格里搬运过来的。更有甚者,又把数据从表格里搬到了平台,清一色的多表合并式报表。究其原因,其实是“ 数据是静止的,没有在推进工作过程中为他们加持 ”。

客户画像可以帮助大数据“走出”数据仓库,针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精准营销、个性化服务等多样化服务,是大数据落地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对客户画像建模其实就是对客户“打标签”,一般分为3种标签类型:

统计类标签 :这是最基础也最常见的标签类型,例如,对于某个客户来说,其性别、年龄、所在企业、所在项目、岗位职责、项目职位、加入项目时间、加入企业时间、原先所在企业、原负责项目、在项目中的职位、近一个月沟通次数/沟通主题/反馈问题等字段可以统计得出。该类标签构成了客户画像的基础;

规则类标签 :该类标签基于客户行为及确定的规则产生。例如,对重要客户这一口径的定义为“近半年内交易次数≥3 or 机会转介绍≥2”。而在实际开发客户画像的过程中,由于一线人员对业务更为熟悉,而数据产品经理对需求和数据的结构、分布、特征更为熟悉,因此规则类标签的规则由业务团队和数据产品经理共同协商确定;

挖掘类标签 :该类标签用于对客户的某些属性或某些行为进行预测判断,通常由机器学习挖掘产生,例如,根据一个客户的服务反馈习惯判断该客户的关注点、根据一个客户在评审会上的观点判断其对竞品的偏好程度。该类标签需要通过算法挖掘产生。

在实际的工作中,统计类和规则类的标签在产品中占有较大比例。机器学习挖掘类标签多用于预测场景,如判断客户关注点、 对竞争对手的偏好、大客户流失意向等。相对于统计类和规则类,机器学习标签开发周期较长,开发成本较高,但对指导业务有巨大的价值。如果能将对业务的指导作为服务于业务团队的支持,协助其高效、快速的达成绩效,那基于大数据的客户画像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其实,这三类标签是不冲突的,可以作为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迭代进阶,在同一个数据仓库中实现。从不同系统中获取标签数据,经过ETL的数据处理,在Hive中按业务部门的使用需求和企业的经营指标要求进行加工,用BI报表进行展示、多维透视分析和向第三方提供数据服务,如面向营销和销售团队的目标客户推荐等。

对产品的价值:帮助我们了解客户需求,迭代产品,确定产品功能设计,有助不断迭代调整产品;

对市场的价值:有助于调整营销内容、营销策略和渠道选择;

对销售的价值:有助于调整销售团队结构和销售打法,帮助销售进行客户筛选,找到有效客户,提高转化率,确定业务方向,合理配置团队,完成业绩指标。
第2个回答  2024-05-16

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目标设定与需求分析:
- 明确建立客户画像的目的,进行市场和用户需求调研。

2. 数据收集与整合:
- 搜集客户的基本信息和行为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和整合。

3. 构建标签维度:
- 确定关键的标签分类维度,如人口统计、行为习惯、心理特征等。

4. 技术平台搭建:
- 选择合适的CRM或数据分析工具,搭建支持客户画像的系统。

5. 隐私合规审查:
- 确保数据收集和使用过程符合隐私保护法规。

6. 团队培训与沟通:
- 对团队进行客户画像和标签体系的培训,加强内部沟通。

7. 制定应用策略:
- 制定标签的具体应用策略,如市场细分、个性化推荐等。

8.持续监控与优化:
- 建立监控机制,收集反馈,持续优化客户画像的准确性和应用效果。

通过这些准备工作,企业可以系统地构建和应用客户画像及标签体系,以支持精细化运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