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逻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我们人类是一个很奇特的物种,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竟然会思考自己——即作为一个“思考主体”来思考“思考主体“。那在我们漫长的思考自己的过程中,我们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会存在,我们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以我目前的知识水平,我总结出几点。首先,从个体意义上,人之存在,离不开”价值’或者“意义”。这是每个人类个体首先要思考的。如果说一个人在某天突然感觉自己活着没有任何意义,那么结果就是,他在那几天当中是不存在的。即便他仍然以实体的形式存在在这个世界中,但在他自己看来,自己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自己也就不存在——即他在自我当中不存在。这样他就会陷入迷茫和痛苦,迷茫和痛苦又是我们每个人竭力避免的,所以我们必须找到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从群体意义上,人类之存在,离不开“规范”。因其人类的弱小(无论是在自然面前的弱小,还是在其他动物面前的弱小),促使我们这个种族,必须凝聚成一个集体。这个集体要想正常运转,就必须依靠“规范”。

有一个很简单的,也是很强有力的例证,可以证明个体上的“价值”和群体上的“规范”如何解释我们的存在。最开始的时候,一个人想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他自己没有办法赋予自己意义——即自己没法赋予自己存在。他找到了一个超出自己的东西——神。之后他告诉他的朋友亲人,他们都觉得很对(不管是客观正确还是主观认同,在那个时代就是一件很正确的事,因为神赋予了你意义,这是超乎客观的正确。又因为神以另一种方式存在,要想判断神,你自己得首先是神。所以神正确与否没有意义,只要神对你有意义,就是正确的。更何况我们所理解的所有东西,都是建立在一种“认知想象”之上)。之后这就成为了他们信仰。信仰又需要表达,表达促使了“规范”的产生。最终,形成了宗教。

总而言之,人之存在的最开始,就是我们在个体意义上的“价值”和“意义”的被赋予和实现。为了实现,我们每个人有着一套价值观来指导我们。也就是说,价值观决定你的存在方式,即命运。价值观仍然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而且我们无法准确表达出我们的价值观。但是,即便价值观包括很多分支,它仍然有一个主干——刚需。刚需就是你之存在所必不可缺少的东西(不是指物质资料那种的基本需求)。这样来讲,刚需是一个细化的价值观。这种细化的价值观有什么用呢?答案就是,它可以量化,有明确的指向。这样,我们就可以更明确的选择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生活。

现在我们就面临如何选择刚需的问题了。首先,这种选择没有标准,也不可能有标准。无论是你选择每天努力奋斗还是选择每天无所事事,都可以。但是,唯一的衡量尺度就是,你是否觉得有意义。以我们普遍的观点来看,好好奋斗才是我们正确的刚需。然而,事实也许并不是这样。古希腊的犬儒主义人物,典型的流浪汉,但是他们面对你们的质问,便会忍不住哈哈大笑,不屑一顾。在他们眼里,你是个典型的智障。你能说他们的生活没有意义吗?他们比我们大多数都有意义!还有春秋战国的道家,尤其是庄子,他们竭力避世,追求野人的原始生活,你敢指着庄子的鼻子说,你就是个废物,过了一辈子没有意义的生活。

如果刚需是这样的,那不还是很复杂的一个东西吗?其实不然。我们刚才比喻刚需是价值观的树干,那现在我告诉你,这世界上只有两颗树。一棵树长在地上,你不断往上爬,追求你的意义。另一棵树长在你心里,你也可以追求到你的意义。长在地上的树,我们叫它外在刚需,另一个叫内在刚需。这样划分有两个好处,一是这表明我们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需要这两种刚需;二是这样划分刚需可以明确找到刚需的源泉。

首先,内在刚需就是找到庄子、犬儒主义者、佛陀那样的人生境界…………………………(这是一个大篓子,我不想捅了)

其次,外在刚需就是指我们要追求的现实世界的功成名就或者是幸福美满。这种刚需我们绝对都有。你有了这种刚需就想去实现它,所以我们最关心的也就是如何实现外在刚需。通俗来说,就是怎么成功………………………………(这也是一个大篓子,这个是在捅不动)

这两个篓子我捅不动,但是以我的经验,还是窥探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无论你是实现内在还是外在刚需,这都是一个过程,都需要时间,所以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我们大多数人不是没有耐心,而是不想把耐心浪费在某些东西上面。知道这个问题后,就好办多了。就是说服自己,这件事情非常值得去做,不久行了。这里有一个词可以来衡量值得与否,即“预期”。如果一件事情有很好的预期,你为什么不去做?但是问题是,你是否能给准确知道这种预期呢?答案是不知道。因为这个社会是不确定的,你不可能抓住一个不动的点,即便有一个不动的点在那儿,你也不知道它的坐标到底是多少(这就是物理学所谓的粒子的不确定性理论,脑洞一下,粒子这样,有粒子构成的世界也差不了哪里去)。

那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先行动。想象一个你期望的预期,然后开始朝着这个期望预期行动。在开始一个行动前,千千万万不要想太多,想的越多会越干扰你的行动(当然,在一个行动结束后还是要反思的)。我定义这种生活与行动的方式叫做“活在当下”。

最后,整理一下这个生存的逻辑。1.你首先要定义你的存在;2.你只能找和你存在方式不同的东西来帮你定义你的存在,比如神;3.你的存在,用一个人类语言来衡量就是“意义”与“价值”;4.你在追求“价值”的时候,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5.价值观太宽泛,难以把握,我们提出“刚需”帮助确定你的价值观;6.刚需没有标准,看似复杂,其实只有两种刚需;7.刚需的实现总得通过耐心;8.我们需要借助预期激发耐心;9.预期有时会阻碍行动,我们要打破预期的壁垒;10.确立期望的预期以激发行动,就会冲破预期的壁垒。无论逻辑的最后一个落脚点是行动还是期望的预期,都不够有信服力,因为,他们往往是共生的。所以最终激发你的还是一种态度——活在当下——想实现什么,就在当下行动,放下未来与过去,放下不切边际的忧虑。

作业是《为什么生而写作,是刚需》,我奔着三个点去写,一是“生”,即生存;二是刚需,即价值观的细化;三是写作,但是文中没有出现。我在这写一下没有“写作”,所以导致跑题的原因。我认为写作并不能在客观上成为一种刚需或者实现刚需的方法。写作有其特殊性,不是只有写作才能实现正确的刚需。通过写作,虽然可以将我们阅读输入的信息,通过自己的显示屏输出,但是这种通过显示屏(即写作)来输出,不一定是必须的。其他不写作的成功人士多的是,所以,它不具备普遍性。这种通过写作来实现刚需,完全是个别的,特殊的。即便通过逻辑论证了,这逻辑也是片面的,暴露点太多,容易受到攻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