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余华的《活着》中看传统封建思想下的女性形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余华的作品《活着》,我反复看了好几次,很多人会讨论作品中的主人翁福贵,写关于人生的苦难,探讨活着的意义,但我却想通过家珍这个人物,写写受传统封建思想压迫下的女性形像。

01

她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

家珍本来是米行的千金,上过夜校,人又长得漂亮,是一个有知识有修养的女人。后来被地主少爷福贵看中,成为了他的妻子。

她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性格温驯善良、勤劳奉献、宽容隐忍。丈夫福贵嗜赌成性、流连妓院,以至最后家道败落,家珍面对这些人生苦难,默默地承受着,一切言听计从,性格温驯得像一头绵羊。

家珍虽然是千金小姐出生,但是一点娇生惯养的脾气都没有。家里突然变得一穷二白,她脱了旗袍,穿上麻布衣,干起粗活来,从来不抱怨。

当福贵沉迷于赌博,她顶着大肚子来到赌场,一声不响地跪在地上,福贵叫她滚,动手打她,她也没有反驳,只是“头发披散眼泪汪汪地捂着脸”,最后她被人拖着扔出门外。

“她就扶着墙壁站起来,那时候天完全黑了,她一个人慢慢往回走。”,走到她爹的米行门口,“她站在那里呜呜哭了一会,就走开了”,她心里充满了委屈,就算是亲爹她也不愿意说。

家珍宁可自己受委屈也不会做出任何的反抗,更不会上演泼妇骂街的戏码,是一个传统的甘愿屈服于男权主义下的女性;她心里就算有再多的委屈,也从来没有半点抱怨。

02

她是一个温情的受难者

(一)以温柔的眼泪直面苦难的残酷

有位名人曾说:“女性所以容易哭泣,是因为她无力反抗生活的压力。”

有时候女人的眼泪是脆弱和无奈的表现,有时候也不失为一种直面苦难的温和方式。

家珍的一生充满着苦难,每一次面对苦难她都会流泪,她的眼泪多是为了死亡而流——死亡是人生最大的苦难。

“没喊几声,家珍就在那里呜呜地哭上了”(面对公公的死),

“家珍的脸伤心起来,泪水从眼角淌出”(面对儿子的死),

“我的脖子上越来越湿,我知道那是家珍的眼泪”

“眼泪哗哗地流”(在儿子坟前),

“眼泪马上掉了出来”(面对间接害死儿子的春生),

“那双眼睛定定的……没有哭也没有喊”(面对女儿的死)......

家珍流的眼泪是她对突如其来的厄运的最直接最真实的反应,她的眼泪刚止住,下一个打击又来了,每一个打击都是致命的,都足以让她的眼泪流干。

她的眼泪是绝望后所产生的希望,是对命运苦难“不争之争”的抗争,是一个女人在苦难中的生存方式。

(二)以无声的沉默宣告活着的真谛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至亲的离去,疾病的折磨,死亡的威胁,这些都是命运给予家珍的苦难,沉重的生命责任压在一个平凡的女人身上,可谓“千钧一发”,她拥有比别人更多死去的理由,可是她活着。

当疾病和死神步步逼近,在整个经历苦难的过程中,家珍逐渐看清了死亡的本质,已经没有什么可让她感到绝望的了,所以“不要绝望,甚至不要因为你并不绝望这个事实而绝望,当一切似乎山穷水尽,天欲绝人之时,一股新的力量又从你心底升起,而这正意味你仍然是活着的。”

这股力量以沉默的方式——不仇恨、不抛弃、不抱怨地向世人宣告什么叫做“活着”——无论好坏,都让自己与命运友好相处。

(三)以豁达的感恩成就人生的丰盛

家珍经历了一生的苦难,至亲先她而去,而她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半点怨言,从来不跟命运计较,反而对生活充满了感恩。

家珍的一生是祸福相随的一生。全部家产输掉却换回了福贵的重新做人,变成懂得尊重她疼爱她的丈夫;失去富裕的生活,换来了亲情的关怀;失去健康让她更理解生存的本质……家珍的一生都是减法和加法并存的一生,每失去一样东西,总会以另一种形式对她进行补偿,她始终怀着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接受苦难的遗赠。

03

传统思想及时代背景让她成为这样的人

(一)传统封建思想对女性的角色定位

在农耕经济社会中,男性由于生理原因成为主要的劳动力,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处于支配地位,女性不过是男性的附庸。

我国有很多著作可以看出这一点:汉代班昭《女诫》、唐代宋若华《女论语》、明代仁孝文皇后《内训》、清代王相母《女范杰录》等作品,无一不在宣扬女性从属于男性,大肆鼓吹男尊女卑乃天经地义。

她们不过是社会传宗接代的工具,是“父子世界”中的配角。她们受到再大的委屈,甚至是极大的侮辱,也从来不反抗,更加不会想到去改变,她们只有默默流着眼泪承受。

(二)特殊时代背景对人性的残害

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历史是一段充满伤痛的历史:解放战争、反右派、左倾思潮、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的时代混乱孕育出一个苦难的生存环境,一个个磨练人,考验人的“炼炉”。

家珍的一生就挣扎在这样一个个“炼炉”中,她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经历了多次运动给她带来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至亲先她而去。

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看到为时代壮烈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