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扬扎实的工作作风

如何发扬扎实的工作作风

1、带着责任感做好工作。

责任感是一个人思想素质、精神境界、职业道德的综合反映,是对工作的一种负责和承担,是对他人、集体、社会、国家及整个人类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世界上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

让责任感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必需,当一个人有了责任感,他就有了激情、有了忠诚、有了奉献。工作中需要“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就要求时刻把责任作为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把责任作为自己必须履行的最根本的义务,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深入扎实的作风、认真负责的精神开展工作。

2、尽职尽责做好工作。

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最起码的标准,要坚决抵制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消极懒惰的工作状态,带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工作,把责任尽到位,把工作做到位;要持续深入学习,掌握新的技术和科学方法,用更新的理念和更先进的技术来处理所遇到的工作难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综合素质;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规避困难,出现问题及时纠正,找到工作中的乐趣,全心全意对待工作。

做好本职工作不仅是将目前现有的工作做完,还要把工作做好做精,同时做到对工作的未来发展有益或者有促进作用,让自己拥有超越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带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好工作。

无私奉献精神是指全力以赴、无私无悔的工作、劳动和服务,它是爱岗敬业的真实反映,是职业道德的升华,是每一位工作者都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努力培养自己为群众奉献的精神和品质,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计较个人得失,兢兢业业开展工作。工作没有大小之分,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要热爱自己的职业,都要发挥最大的作用,都要做出最大的贡献。

4、干一行,爱一行,一旦踏上了工作岗位就选择了一份责任,立足本职,努力学习,不断创新,秉持着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承担起职位赋予的责任,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

扩展资料: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具备的政治品质。

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员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这“四求四务”,站在全党事业和工作的大局上,站在维护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根本命题上,科学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的内涵。

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都应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重要性,切实搞好作风建设,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05
中央提出,要把今年作为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这是中央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党的作风现状提出的一项重大要求。只有在全党形成热烈的、浓厚的转变作风、扎实工作的良好风气,我们才能做好今年全党全国的各项工作,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转变作风、扎实工作,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而不懈奋斗。着眼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我们党极为重要的政治观点和政治要求。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说到底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离开了群众我们一事无成。搞好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群众;搞好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根本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各种繁杂的应酬中解脱出来,迈开双脚,到群众中去,到实际中去,深入调查研究;伸出双手,牢牢抓住各项工作的主动权,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在与群众同舟共济,万众一心,推进我们事业的实践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扎实工作的关键是一个“实”字。扎实工作,就是各项工作要立足于“实”,扎根于“实”。要讲真话、报实情、求实效。作风要实,工作要实,政绩要实。要爱惜人力、财力、物力,着力解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当务之急,坚决不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不搞劳民伤财的达标升级活动,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也不掩饰工作中的缺点错误。而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敢创新的,敢碰硬的,敢抓乱的,敢治散的,也敢纠正自己办错了的。转变作风、扎实工作,尤其有一个上行下效的问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要求党员做到的,领导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作出表率,抓出成效。一定要在全党造成一种局面,让作风优良、扎实工作的干部能够奋发工作;让作风飘浮、不干实事的没有市场;让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受到鼓励;让搞歪门邪道、作风恶劣的受到批评。转变作风与扎实工作是联系在一起的,转变作风是扎实工作的前提,扎实工作是转变作风的体现。转变作风、扎实工作既是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对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党的作风建设对我们提出的内在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伟大实践中转变作风,扎实工作;我们也依靠作风的转变和更加扎实的工作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战胜风险,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第2个回答  2010-07-05
讲简单了就是埋头干事不吹nb。讲理论,如下: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具备的政治品质。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员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这“四求四务”,站在全党事业和工作的大局上,站在维护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根本命题上,科学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都应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重要性,切实搞好作风建设,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思想观念
良好的作风是求真务实的基础,求真务实是良好作风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没有过硬的作风,就不可能做到求真务实。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打得牢,坚持求真务实的行动就自觉、就坚决。党员干部要不断地加强作风建设,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求真务实,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养成良好的思想和工作作风。要从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执行、确保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高度,树立责任意识,切实加强思想修养,使求真务实真正成为我们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一是要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作为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只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求真务实。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努力提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自觉性。
二是要把正确掌握实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开展工作,作为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定要坚持从本行业、本单位和本部门的实际出发,上情与下情相结合,在推进各项工作时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既要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又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长期性和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任务的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艰苦奋斗。
三是把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作为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政绩观的正确与否,影响干群关系,也会影响到党员干部本人的健康成长。为人民创政绩,才能得到人民拥护;为人民创政绩,党的事业才能得到发展。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政绩观的科学内涵,要用政治的观点看待政绩,要用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用实践的观点看待政绩,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党和人民的要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把权力用在为党建功、为国尽责、为民造福上,把职位作为为党和人民创造政绩的舞台。要把发展思路是否正确,发展战略是否合理,能否处理好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作为衡量我们党员干部是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尺度。把对党、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有机统一在求真务实的工作实践之中,创造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二、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在执政情况下必须面对的考验。党中央和中央领导之所以一再强调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因为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作风漂浮、工作不实,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心态浮躁、弄虚作假,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这些现象与求真务实的精神格格不入,破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落实求真务实的要求,关键是要做到“实”;要实事求是,不能脱离实际;要脚踏实地,不能华而不实;要重在落实,不能光说不做,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此,求真务实重在真抓实干,必须紧紧围绕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来进行,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才能取得成效,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
要强调要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紧密结合各项工作,实实在在地转变作风,把求真务实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坚持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治黄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坚持以求真务实精神去抓落实,并在抓落实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抓落实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既要坚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注意克服脱离实际、照本宣科的教条式做法;又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增强服从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坚决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现象。二是眼前和长远的关系。既要着力解决当前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认真纠正推诿扯皮、办事拖拉的不良作风;又要着眼未来发展,建立长远机制,追求长期效果,坚决防止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短期行为。三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要坚持和发扬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又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推动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观念和行为。四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既要善于抓住对全局性工作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区分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抓住整个工作的中心环节;又要善于在比较中鉴别哪个矛盾处于主导地位,对全局有决定性影响,哪些矛盾是派生的,不可能被独立解决。经过全面综合,对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了解主要矛盾与其他矛盾的关系,全面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在抓落实的过程中,还要做到“四个实实在在”:一是在工作思路上实实在在。谋划思路,必须紧跟当前形势,贴近实际工作,做到实实在在,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能脱离实际。二是在为民谋利上实实在在。坚持以人为本,心里装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三是在工作措施上实实在在。发展思路要实在,工作措施更要实在,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这样发展步子才会更坚实,发展速度才会更快。四是在工作作风上实实在在。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脚踏实地,在其位谋其政,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说空话、假话、大话,对已经锁定的目标,要狠抓落实,不断推进,直到成功。要讲党性,讲人品,讲修养,讲胸怀,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老老实实做事,不能浮躁、肤浅、浮夸。
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是衡量各级党员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必然落空。抓好落实,事业发展就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美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形势下,尤其需要我们每个党员都要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求真务实的精神牢固树立起来,以求真务实的行动抓好各项工作。
三、以制度建设为求真务实提体制保证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解决各种问题都应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是为坚持求真务实提供体制保证的根本途径。倡导求真务实精神,也应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只有逐步建立健全规范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党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为坚持求真务实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
制度建设和创新,关键是要做到坚持和完善各项学习制度,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指导工作的能力;坚持和完善调查研究制度,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及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提高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发展党内民主,坚持集体领导,发挥各级领导班子整体效能;坚持和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严格执行程序,不断提高决策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坚持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问责和引咎辞职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渎职必追究”,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确保政令畅通;坚持和完善各项公开办事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增强权力使用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对机关干部工作的监督,不断提高为人民、为基层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并不断完善用好权、用好人、管好钱的体制,同时建立保证各项制度能够得到贯彻执行的监督检查机制,通过抓好制度的建立、完善、执行和监督四个环节,严格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使其言行受到强有力的约束和监督,真正在求真务实的轨道上运行,促使我们自觉地、自动地朝着求真务实的方向去努力。有了这样的制度和机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作风,求真务实的要求就能够真正得到落实。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