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的数量应如何计量

如题所述

人力资源的数量计量方法如下:

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的数量一般来说就是其员工的数量。对于国家而言,人力资源的数量可以从现实人力资源数量和潜在人力资源数量两个方面来计量。现实人力资源数量是指能在当前的经济社会中能够创造一定价值的适龄劳动者数量;

潜在人力资源数量则指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现实地投入到实际生产活动中的人口数量,主要指非适龄劳动人口。我国现行的适龄劳动年龄规定是:男性16~60岁,女性16~55岁。在劳动年龄上下限之间的人口称为劳动适龄人口。

小于劳动年龄下限的称为未成年人口,大于劳动年龄上限的称为老年人口,一般认为这两类人口不具有劳动能力。但是在现实中,劳动适龄人口内部存在一些丧失劳动能力的病残人口,还存在一些因为各种原因暂时不能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如在校就读的学生。故一国现实的人力资源总和小于劳动适龄人口总和。

在劳动适龄人口之外,也存在一些具有劳动能力且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如延迟退休人员、退休返聘人员等。进行人力资源计量时,上述两种情况都应考虑进去,作为划分现实人力资源与潜在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

人力资源的数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统计期人口的总量与人口的年龄结构是两个主要的要素。人力资源属于人口的一部分,因此人力资源的数量会受到人口总量的影响;

人口的年龄结构也会对人力资源的数量产生重要影响,相同的人口总量下,不同的年龄结构会使人力资源的数量有所不同。劳动适龄人口在人口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大,人力资源的数量相对较多;反之,人力资源的数量相对会比较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