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写的

如题所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写的。


这首诗的出处是《过零丁洋》


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经度过四年。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无根的浮萍,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现在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最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注释:

零丁洋:水名,即”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口外。

遭逢:遭遇。

起一经:由于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而入仕途。一经,古代科举考试,考生要选考一种经书。经,经籍。

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

四周星:四年。文天祥从德祐元年(1275)正月起兵抗元至被俘恰是四年。

风飘絮:一作“风抛絮”。絮,柳絮。

浮沉:一作“飘摇”。

萍:浮萍。

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境内赣江中,为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极为险恶。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兵败后,曾从惶恐滩撤退。惶恐,一作“皇恐”。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丹心照汗青:忠心永垂史册。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第一。历知瑞、赣等州。德祐元年(1275),元兵东下,他在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军议和,被扣留。后脱逃到温州。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不久败退广东。次年在五坡岭(在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拒绝元将诱降,于次年送至大都(今北京),囚禁三年,屡经威逼利诱,誓死不屈。编《指南录》,作《正气歌》,大义凛然,终在柴市被害。有《文山先生全集》。


创作背景:

这首诗载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宋末帝祥兴二年(1279)正月。祥兴元年(1278)冬,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服冰片自杀未遂,被解至潮阳。元军元帅张弘范将文天祥拘于船上,经过零丁洋,挟文天祥围崖山。当时,宋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正奉宋帝赵昺徙居在海中的崖山上,崖山成为南宋最后坚守的一个据点。张弘范一再逼迫文天祥修书招降张世杰等,均被文天祥拒绝。为了表明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文天祥挥笔写下了这首《过零丁洋》诗,交给张弘范,以诗明志。


赏析:

此诗首联二句自叙生平遭际,思今忆昔,感慨万端;颔联二句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国破家亡的现实;颈联二句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如今零丁洋上自叹伶仃;尾联二句以死明志,是作者对自身命运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格调大气磅礴,情感真挚自然,语言工整精妙,生动形象,语意丰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06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写的。


原诗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注解:

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干戈:指抗元战争。

寥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

四周星:四周年。

絮:柳絮

萍:浮萍。

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公元宋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被押解至崖山后,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出示此诗以明志


赏析: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是指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

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

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原名黄公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因此又称惶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

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第2个回答  2022-12-23

文天祥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完善

注释及译文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第3个回答  2023-06-23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此诗首联二句自叙生平遭际,感慨万端;颔联二句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国破家亡的现实;颈联二句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如今零丁洋上自叹伶仃;尾联二句以死明志,是作者对自身命运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第4个回答  2022-12-27
出自宋代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