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兵力明明占优势为何在汉中之战中还是被刘备打败?

曹操为何败给刘备?

大家好,我是魁哥说三国,欢迎关注三国,专注三国,分析三国,一同探讨三国未解之谜。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汉中之战中,曹操率领大军支援前线,无论是兵力,还是战将,曹操都占据优势,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曹操以失败告终,刘备彻底取得了汉中争夺战的胜利,这是为什么呢?

有下面两个原因,分析如下。

其一,夏侯渊被黄忠斩杀,曹军士气低落,反观刘备军队士气正盛。

汉中之战中,曹操大将夏侯渊被杀,曹操年事已高,士气低落,兵无斗志,众人都对能否重新夺回汉中没有信心。反观蜀汉刘备这边,挟斩杀敌方大将夏侯渊之威,士气高昂,人人都对这场战争充满了信心。他们认为曹操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对曹操没有了恐惧。汉中是益州门户,“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刘备拼了命,也会夺取汉中的。

其二,汉中对于曹操是“鸡肋”,而汉中却是益州门户,刘备志在必得。

而汉中相对曹操来说,就是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他在鏖战无果后,于是放弃了汉中,撤回长安。最后,此消彼长之下,刘备在倾尽全国之力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彻底占领了汉中。

总结:正是由于上诉两个原因,汉中对刘备一方的重要性超过曹操,所以实力实力占优的曹操被刘备一方打败,最后,汉中归属了刘备。曹操年岁也日益增大,进取心小了,彻底放弃了汉中的争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8

汉中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十分重要的战争,其意义不亚于三国时期另外三场著名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场战役之后,刘备巩固了蜀汉政权,从而让三国鼎立的形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

那么,这场战争,为什么兵强马壮的曹操会失败,立足未稳的刘备会胜利呢?

(曹操)

一、战争对双方的意义不一样。

这场战争,对于曹操来说,不过是扩大地盘的一次战争。占领了汉中,对于曹魏的发展,只能是锦上添花。就算打败了,对于曹魏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但是对于刘备来说,却是生死之战。如果汉中失去了,蜀汉政权北方的门户将大打开,曹魏可以随便出入蜀汉。这对于新兴的蜀汉政权来说,将是致命的。

由于战争对于双方的意义不一样,打法自然就不同。

二、双方打仗的态度不一样。

蜀汉对这场战争十分重视。当时蜀汉的东边也出了问题,东吴在荆州挑起了摩擦。但是,在汉中之役发生了,刘备立刻以吃亏的方式和东吴讲和,然后集中国内绝大部分兵力,开赴汉中前线,对抗曹操。

(刘备)

除此外,蜀汉是全民战争,几乎所有的男人都奔赴前线,女子都在后方运输粮食。这种精神,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但是曹魏对这场战争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曹操都没有到达现场。曹操只是后来才去现场的,而且只在那里呆了两个月。

里面有一个细节特别有意思。当时刘备派刘封挑战。后来赶到的曹操说,你以为我没有义子么,我让我的黄须儿来打。于是调曹彰前来。可是当曹彰到达的时候,曹操已经撤退了。

重视不一样,结果自然不一样。

(刘封)

三、双方的将领不一样。

蜀汉在蜀汉战争中,几乎投入了自己所有的优秀将领。可以说,除了关羽镇守荆州没到,其它的将领都去了。

而曹操这边,只有张颌、夏侯渊等少数名将,并不是曹魏的精锐。

总之,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曹操的投入程度都没有刘备高。因而,最终刘备获胜,在汉中称王,曹操失败退回,也就不奇怪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等)

第2个回答  2019-11-17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曹操为何会输了汉中这一战?

建安22年,刘备发起了汉中战役,志在必得。

汉中,可连接许都,也与蜀中相接。不论对刘备军团,还是曹操阵营来讲,对是十分重要的城池。

刘备领导的军队想有所取,曹军当然当仁不让。

几年前,刘备与东吴孙权联手,下了一盘好棋,他们火烧赤壁,给予曹操一次觉重的打击,几乎伤了曹军的元气。

刘备收复荆州后,以此为根据地,开始了新的攻城掠地,欲攻取蜀川。

而曹操也没有闲着,他的大军接连击败马超、韩遂的的关中联军后,又占据了张鲁所守的汉中。

此举,让蜀汉防不胜防。于是,刘备调整了策略,主要与东吴孙权和谈,退居湘水。

然后,刘备集中全力,在刘备的挂帅下,蜀军开始攻伐汉中。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蜀中主将,先后上阵。

而曹军一方,也有重兵把守汉中。先动调兵谴将,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将领积极应战备战。

蜀魏对阵,势均力敌。

此战中,张飞于瓦口关大破张郃,黄忠又大败夏侯渊、赵颙等将领。曹操见势不妙,也亲自出阵,力保汉中不丢。

汉中之战,约历经两年半的时间,最终刘备取得胜利,后称为“汉中王”。

纵观此战,双方力量相当,但曹操更有优势些,掌握着主动权。只不过后来曹操没有再坚持坚守汉中,而主动选择了退出和放弃。

另外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双方的僵持中,曹操只占据了天时,而刘备地占据了地利与人和。

汉中一战中,王平弃曹归刘,就是刘备人和的重要体现。

第3个回答  2019-11-18

汉中之战,刘备是卯足劲头的。因为刘备自称是汉家刘姓的后代,人家也尊他一句刘皇叔。当年他的老祖宗刘邦就是依靠汉中储备发家并且夺得天下的。对于刘备来说,拿下汉中意义重大。

关于刘备和曹操的汉中之战,有效的史料记载比较少,我们只能通过前后两家的情况对比来看待这场战役。关于刘备能够取胜的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刘备的决心比曹操要大,而且他也没有什么退路。

在刘备看来,汉中是至关重要的地方。本来三国时期,势力最弱小的就是刘备,在汉中之战之前,刘备跟以前相好的东吴已经发生矛盾了。起因就是刘备借了荆州不还,如果只是单纯的借荆州,孙权可能还不会太在意,毕竟两家是联盟关系。但是刘备借了荆州以后不断的攻城略地,地盘越来越大,后来还拿下了益州。孙权这就不乐意了,刘备可以存在,但是必须要在自己之下,不能反过来压着自己啊。于是孙权就想把荆州要回去,但是借地这事,就跟今天借钱一样,借钱容易要债难啊。刘备那种人,他怎么可能会还,而且还派一向瞧不起孙权的关羽镇守荆州。后来孙权不干了,直接就派兵打过去了。

刘备清楚自己的处境,于是又赶紧跟孙权议和,说要平分荆州,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孙权,这才作罢。

刘备急于跟孙权求和,实际上也是为了保住益州,迎接汉中之战。那时候曹操对汉中之战也是十分重视,他调集了大量兵马,因为一旦刘备拿下汉中,对北方的曹操威胁也是很大的。这个时候就要看两方的决心到底有多大了。

对刘备来说他有一个劣势,那就是兵力不足,在兵力上刘备无法跟曹操军队匹敌。但是他也有两个优势,一个是刘备的将领储备更强一些,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这些将领的含金量很高。另一个就是刘备的军队比曹军更加适应山地作战。汉中这个地方百分之九十都是山地丘陵,这对曹操军队中大部分都是北方平原的士兵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而刘备这一方就不一样了,他们南方士兵本来就比较适应山地站。综合比较下来,刘备的优势反而还大一点,再加上他的决心更大,最后就算是勉强赢了。

刘备占据汉中以后,马上称王汉中,看来是挺威风的。但是马上就来事了,由于曹操失去汉中,畏惧关羽北伐,他开始跟孙权联合,而孙权早就对刘备不爽,欣然同意。就这样,关羽败走麦城,后来被孙权所杀。

而关羽的死导致刘备跟孙权彻底闹翻,再无缓和余地。刘备先是在曹丕称帝以后自己也称帝,然后执意要攻打东吴,连诸葛亮劝他都没用。而张飞由于急着给关羽报仇,又被属下杀害了。至此,蜀汉衰败的脚步是谁也拉不回来了。

所以,占据汉中这事,对刘邦有用,对刘备没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1-17

建安二十二年,占领汉中的曹操和占领四川的刘备在荆州之后,两个冤家终于再次近距离接触,俗话说,冤家路窄,两家心照不宣,手脚麻利的厮打起来,在前期夏侯渊、张郃等人侵入阆中、巴西等地,刚刚立足蜀地的刘备不得不派张飞等人反击。随即掀开了汉中之战的序幕,也基本奠定了三国时期蜀汉与曹魏的西北部边界。


从张郃进入阆中到曹操势力退出汉中,汉中之战以曹操的彻底失败结束。这次失败是曹操继赤壁之战大败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挫折,此战后三分天下的结局已定。对于饱经战火的老百姓来说,汉末乱世暂时安定下来,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汉中之战的时候,占尽优势的曹操最后输得一塌糊涂,还为此赔上了心腹大将夏侯渊。这一战虽然对曹操来说没有伤筋动骨,失掉的地方也是原来张鲁的地盘,而且刚刚占领没多久。和荆州相比,曹操显然对汉中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本来属于荆州的襄阳、樊城曹操死守不放,此后的刘备、孙权都没有能力啃下来。或许这个就是最后曹操丢掉汉中的原因,因为曹操不够重视。毕竟当时孙权在合肥搞事情、关羽在荆州虎视眈眈,远在辽东的公孙渊居心叵测。但是这一些都不是全部原因。并不足以影响全程汉中之战。
放眼朝内,前一年,汉献帝晋封曹操为魏王,旋即又加给曹操王冕,十有二旒,和天子一个规格。这一些僭越逾制行为人曹操在内部遭受不小的政治压力,他不得不将精力放在肃清内部反抗力量上。同年,因为魏国的建立,曹操不得不处理继承人问题,这个事情引来曹丕、曹植的两方争斗,最后以曹丕的胜利结束。


正是内部的不稳定因素让曹操手忙脚乱,攘外必先安内,无暇西顾,西部的夏侯渊、张郃、郭淮等人显然不是刘备的对手。曹操失去了先机,没有足够的准备,这就是他汉中之战最后失败的第一个原因。
没有准备好不要紧,战场临敌,在于随机应变,以少胜多的事情可不是没有。但是汉魏汉中之战的时候,曹操不仅没有准备,而且前线轻敌,使得曹操后劲不足。在刘备派遣张飞打败张郃以后,倾巢而出前来争夺汉中,这时候曹魏汉中守将夏侯渊,显然没有足够重视,作为主将的他亲临险地,于定军山被黄忠阵战。


知道汉中战事以后,曹操亲征,但是依然轻敌,没有全力以赴,显然力不从心,对手刘备则上下一心,率先劫烧曹操的粮草,使得曹操失去底气。而曹操阵营还没有从储位之争的斗争中缓过神来,曹植阵营的杨修散播消息,曹操将错就错退出汉中。
也就是说,汉中之战是曹操阵营内忧外患中被迫应战的,对于曹魏阵营来说,汉中确实鸡肋而已,丢了没什么可惜的,反正不会改变天下大势,稳住中枢大权才是关键,所以最后曹操在一连串失误之下,半推半就的放弃汉中。刘备藉此自称汉中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