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算伟大的诗人,为什么苏轼只能称之为偶尔伟大?

如题所述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是人们对于苏轼的文学成就了解的不够深入,以至于评判出现了偏颇吗?钟爱苏轼的人自然会列举出苏学士的种种文学成就,以及他那无可挑剔的人品,连同他那颇具"魏晋风度"的性情,来与屈、陶、李、杜进行比较,论证他完全可以与其相提并论,同列古代伟大诗人的名单中。

      然而,细细究来,不得不说,苏轼作为诗人,的确离"伟大"差那么一点点。而这一点点,苏轼可能永远都达不到。

       文字有"大小"之分,伟大的作品必然是担负人类内心深处无法承受之情感的。伟大的诗人总是以贯通古今的眼光和格局去看待自己的生命和世界。他们下笔所写,往往超出了个体生命的性质,而具有人类全体的性质。他们最优秀的作品,往往不是个体的、偶然的一事一物,而是普遍的、必然的人间的悲苦酸辛。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之所以称得上伟大的诗人,就在于他们的作品写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他们不仅仅是抒写者,更是亲身体验者。他们用以体验的,不是生命中的某一阶段,而是整个人生。 

 


      陶渊明在《形影神》三首诗的前言写道:"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这是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思索,是对人间哀乐的深深的探究。同样,李白的诗作虽绝大多数是表达个体情怀的,但他的天才和个性却能使其作品曲尽个体生命纵横驰骋之态,从而超越个体自我,而上升到人类之大我。至于,杜甫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苏轼,他的人生虽然也是坎坷浮沉,生死别离也都经历过。然而,他是出了名的"旷达",于生活中的诸多事情,诸多烦恼不肯较真,正是这一点,让他失去了体验生命中深悲巨痛的机会。他太会排遣,太会自我心理安慰,以至于生命中的许多次打击,都未能真正挫伤、真正刺激他的灵魂深处,也就未能激发出生命本质的精神力量。

 


     苏轼的确是一个天才,一个多才多艺的全能型作家。诗、词、文自不必说,就连书法、绘画他都可以称得上宗师级别的人物。可他的才华独缺外界的刺激,缺少个体生命和世界的激烈冲突。他的文学造诣炉火纯青,可还是差些火候,这火候非个人所能把握,而是命运、时代使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0
细细究来,不得不说,苏轼作为诗人,的确离"伟大"差那么一点点。
第2个回答  2019-09-11
伟大的作品必然是担负人类内心深处无法承受之情感的。伟大的诗人总是以贯通古今的眼光和格局去看待自己的生命和世界。
第3个回答  2019-09-09
与苏轼的人生经历有关系,几次的大起大落造就了他的风格的变动。
第4个回答  2019-09-02
文字有"大小"之分,伟大的作品必然是担负人类内心深处无法承受之情感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