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水文地质图

如题所述

综合水文地质图,实际上是把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中所获得的各种水文地质现象和资料,用特定的代表符号、色调和方式,按一定比例尺缩小表示到图纸上的一种具综合内容的水文地质图件。但它又不是野外现象的简单罗列,而是把野外获得资料在进一步整理、分析和系统化的基础上,更深刻地反映出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规律性。

按原地质矿产部颁布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补充规定》,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的基本原则是:编图时首先要划分出五种基本类型地下水,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和冻结层水。每种基本类型可根据不同情况划分为若干亚类。类和亚类应突出表示出富水等级、埋藏条件和水质。并规定类型用普染色表示,亚类采用接近的普染色表示,层次要分明,用色阶深浅表示富水性等级,埋深用等值线、线条、花纹符号等表示,水质用水点、等值线、符号等表示。

(1)松散岩类孔隙水:一般分为潜水和承压水两个亚类,每亚类又可按单井涌水量划分为若干个富水等级,并圈定其界线。同一含水岩组也要区别其富水程度。按单井涌水量一般分为:①水量极丰富的:单井涌水量大于5000m3/d;②水量丰富的:单井涌水量为1000~5000m3/d;③水量中等的:单井涌水量为100~1000m3/d;④水量贫乏的:单井涌水量为10~100m3/d;⑤水量极贫乏的:单井涌水量小于10m3/d。

多层结构含水层,一般可归并为潜水与承压水或浅层水与深层水两组,用双层结构法表示,即宽窄条相间,宽条代表上部(潜水或浅层水),窄条代表下部(承压水或深层水),富水性用不同色调表示(图7-1)。

图7-1 双层结构表示法表示松散岩类孔隙水示例

埋深资料较多时,应绘制等水位(压)线,并表示出潜水位或承压水顶板的埋深;资料较少时,可分区分级用图例或不同线条表示。

(2)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系指分布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内、比较稳定的裂隙孔隙水。不同含水层(组)或同一含水层(组)的不同地段应按单井涌水量划分出富水等级:即大于1000m3/d,100~1000m3/d,小于100m3/d三级。层状承压水的分布面积应于表示,其顶板埋深按<50m,50~100m,>100m表示。如有咸水还应反映出咸淡水分界面的埋深。如果上覆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则采取双层结构方法表示。

(3)岩溶水(或裂隙岩溶水):图上应分别表示出由分布均匀、相互连通的网(脉)状溶蚀裂隙或蜂窝状溶孔构成的统一含水层(体)和溶蚀管道发育而成的暗河水系;还应表示出岩溶均匀发育带和汇流富集带。应按泉及暗河流量与地下水径流模数等综合因素,划分出富水等级。对大泉(域)和暗河(水系),按流量可分为100~1000 L/s,10~100 L/s,<10 L/s三个富水等级;按地下水径流模数,亦可分为三级:<3 L/(s·km2)、3~6 L/(s·km2)、>6 L/(s·km2)。岩溶水埋深一般分为:<50m,50~100m,>100m三级。对覆盖型或埋藏型岩溶水,可用双层结构的方法表示。各种形态的岩溶,也应表示在图中。

对岩性岩相变化复杂的裂隙岩溶水,应划分为四个亚类:①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碳酸盐占90%以上;②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溶洞水,碳酸盐岩占70%~90%;③碎屑岩、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碳酸盐岩占30%~70%;④碎屑岩夹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碳酸盐占10%~30%。然后,据其中岩溶水的富水性,划分其富水等级。

(4)基岩裂隙水:一般分为构造裂隙水(指层状、似层状裂隙水)、脉状裂隙水、风化网状裂隙水和孔洞裂隙水等亚类。其富水等级,按多数常见泉水流量分为:<0.1 L/s,0.1~1 L/s,>1 L/s三级,按地下水径流模数分为:<1 L/(s·km2),1~3 L/(s·km2),>3 L/(s·km2)三级,对接触带、岩脉等富水带和背、向斜等蓄水构造,亦应标出其富水部位。

(5)冻结层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冻结层水和基岩类冻结层水两个亚类。亦可分为冻结层上水和冻结层下水。采用双层结构方法,分别表示两层水的富水等级,必要时,应反映出冻结层厚度和冻结层下水的顶板埋深,圈出岛状冻结区范围。冰丘等物理地质现象、现代冰川及沉积物和冰雪覆盖范围等,亦应表示在图上。

综合水文地质图上,地下水质主要按矿化度划分。一般按矿化度分为淡水(<1g/L),微咸水(1~3 g/L),半咸水(3~10 g/L),咸水(>10 g/L),盐卤水(>50 g/L)。污染的和天然有害离子或化合物的分布情况,也应充分反映。

在综合水文地质图上,除上述内容外,图中还应表示出:①控制性水点(井、孔、泉)及地表水系。水点要按规定的格式、色调进行标绘,如水点左侧通常注记统一编号,右侧注记水位埋深、水量、降深、矿化度等,井、泉用蓝色,钻孔用红色等;②地下水流向,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补排关系,水源地的开采量,海水入侵界限,下降漏斗范围等;③热泉和人工揭露的热水。按水温,可分为:低温热水(20~40℃),中温热水(40~60℃),中高温热水(60~80℃),高温热水(80~100℃),超高温热水(>100℃)。在一般地区,可简化为:温泉(20~40℃),热泉(>40℃);④地层界线及地层符号与地质图基本相同,但地层系统可简化,各种构造及其水文地质性质,亦要标示出来;⑤第四系的成因类型、岩性结构及分布;⑥重点地貌现象,如阶地、溶洞、暗河等。

综合水文地质图一般必须附有1~2个区内主要方向的水文地质剖面图,以充分反映本地区各类含水层组及其水文地质结构和某个方向上或深部水文地质变化规律。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原则上与平面图相同,垂直比例尺可适当放大。剖面图中的各含水层组,应按平面图的富水性色谱着色(含水组中的隔水层及潜水位以上的包气带不上色)。剖面图中除反映含水岩组外,还必须把有关水文地质内容表示出来,如水位、水头、控制性钻孔及涌水量、泉水点、咸淡水界面、蓄水构造等。另外,还应适当反映地貌特征(如阶地、溶洞等)。

综合水文地质图一般还要附有柱状图。原则上可利用地质图上的柱状图改编,主要表示水文地质内容,但要突出主要方面,简化次要方面,要重视第四系的水文地质要求,选择其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地层层序,水文地质特征说明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某些内容可编制成较小比例尺的镶图,用以表示水文地质条件或开采利用条件中突出的一种或两种要素,以补充平面主图的某些不足。如地下水开采利用规划图、地下水资源分区图、水化学图等。

根据实际情况和是否需要,还可附简要的分区说明表。

综合水文地质图的图例说明应简明扼要,以阐明富水性为主,富水性的等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其他仅作简要的补充说明。

最后需要说明,在水文地质调查资料整理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如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计算机辅助制图、AutoCAD、MapGIS、Coreldraw、Super⁃Map、Excel计算机制图系统等。计算机制图具有图形附带地质属性数据的特点,实现了传统水文地质图表达信息的彻底变革,同时还具有随时修改、高效、实现数据共享、易于保存和传输等优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