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的防治?

如题所述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由病毒引起,5岁以下幼儿最容易受感染,因此又称为小儿麻痹症。
此病毒是通过飞沫和粪便传染的。受传染后潜伏期为5~14天左右;前驱期多有发热、流涕、咳嗽等类似伤风感冒的症状,后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肠胃炎的症状。约1~4天后退热,症状消失,复原90%以上幼儿从此免疫。部分幼儿在前驱期退热后1~4天又再发热、呕吐、不安、多汗、腹泻,3~6天后复原。仅有1%的患儿在第二次发热1~4天后出现瘫痪症状,最常见的是病毒侵入脊髓神经而引起肢体瘫痪,以单侧为多。最严重也较少见的是脑神经受累,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甚至影响呼吸,危及生命。体温下降后进入恢复期,但因单肢瘫痪造成的畸形已不能改善,致使终身残废。
怎样防治小儿麻痹症自20世纪60年代普遍采用小儿麻痹预防疫苗及糖丸以来,此病的发病率已大为降低,严重病例也罕见。在流行期间,幼儿应接受两种球蛋白的注射;在前驱期间要预防瘫痪,严格卧床休息,直到退热后一周,尽量避免肌肉注射或不急需的手术。瘫痪后应长期服用维生素B1、B6及地巴唑,并进行理疗治疗,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