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家暴,能向谁求助

如题所述

本月13号凌晨,光华路派出所接到了张女士的报警。女儿小美晚上没回家,她说,最近女儿心思一直不在学习上,和一个男生交往较多,所以怀疑女儿是早恋不回家。警方调查发现,小美不回家躲在网吧,并没有和男同学如何,也没有受到挟持或者侵犯。她之所以不回家,是因为被她父母家暴,前不久,父亲打麻将输了钱,还拿她出气,她给民警看了身上的伤,青一块紫一块,还有淤血,旧伤累着新伤。于是,警方向小美的父母开具了家暴告诫书,警告他们不能再对小美使用家庭暴力,否则可能要受到更加严重的处罚。然后,让他们带着孩子回家了,还劝他们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让孩子消除恐惧,同时帮助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手段。

警方开具的家暴告诫书是《反家暴法》实施后,警方介入家庭暴力的一种处置手段,相比从前,警方或居委会、街道、妇联等工作人员对家暴没什么办法,只能苦口婆心相比,告诫书更具有法律的震摄力。一个是,它明确说明,家庭暴力不再仅是家庭内部的事,孩子不是父母的财产,想怎样就怎样,社会机构、法律是有权介入的。另一个是,它是一种有效力的法律文书,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但是,我仍然很担心这个孩子。

一份告诫书不足以警告这对毫无反悔心的父母。之前我们做关于“戒吼”的阅读分享会,一位来参加的朋友对我说了句话,他说,今天能来这里参加活动的家长们,倒不是最该听的,只是,那些最该来听的却可能根本无所谓戒不戒吼。我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对。

自省意识,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可是,这对父母呢?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心情不好向孩子发泄是自己的问题,而是拿“棍棒之下出孝子”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打麻将输了,要怪女儿叛逆,自己心情不好,却怪女儿早恋,看着生气。其实,孩子夜不归家,情绪不对,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是因为受困于父母的暴力对待,父亲家暴,母亲放任,她无处求助,只能在同学那里寻求安慰。结果,父母却把一切问题归结于孩子早恋。推卸自己的责任,只敢欺凌幼小的心理状态,能因为警方的告诫而改变吗?太难了。

要我看,不是女儿要去看心理医生,是这对父母要去看心理医生,做行为矫正。消除孩子恐惧,得先消除恐惧源;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手段,那不应该是对孩子说的,应该是对父母说的。反倒是应该告诉孩子,她有怎样的权利,下次再被家暴,不要再离家出走,应该可以向老师、警察和社区居委会求助。唯一的问题是,这些可以求助的机构,是否真的能重视孩子的求助,真正帮助到她。

发生在家庭中的暴力,未成年人,或是无行为能力的老人是最难以摆脱的。因为,夫妻还可以离婚,没有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却很难主动脱离家庭。

此前,关于未成年人遭遇家暴的分析表明,由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特殊关系,行为人对孩子绝对的控制权,未成年人又受到亲情和观念的影响,以及自身能力所限,极少对父母的家暴行为进行报案,而其他家庭成员、邻居,甚至很多公众也认为管教孩子是家庭内部事务一般也不报案,直到出现严重后果。

所以,这个孩子回了家,之后会怎样?

如果父母打孩子打得更隐蔽怎么办?如果父母换一种方式发泄,比如施以冷暴力,或者用言语恐吓之类,怎么办?告诫书不是凭空发挥效力的,得得到社会的监督,比如,家庭所在的街道是否能成为告诫书的监督机构?孩子的学校、老师、同学能否形成合力,成为监督的力量?学校和医疗机构这些最容易发现不良状况的人,应该有发现即报警的权利和义务。之前在讨论《反家暴法》的时候就说,要建立社区、教育、卫生、民政、公安等单位的协调联动机制,早发现、早处理,避免未成年人在家庭暴力中遭遇更大的伤害。

但愿孩子回家后能被温柔对待,如果不幸再被家暴,她能求助有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5
家暴孩子是犯法的,可以拿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第2个回答  2018-01-05
向居委会,社区求助
第3个回答  2018-01-08
什么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