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四则大致意思,翻释下?

如题所述

第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翻译】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第二则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释】

  [1]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翻译】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第三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

  [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险。

  【翻译】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第四则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

  [1]三:虚数,极言很多。

  [2]师:值得效仿的人。

  【翻译】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3
1、孔子说:"学习后经bai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du悦吗?有zhi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dao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3、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4、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扩展资料: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39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