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学生的影响

如题所述

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纪律观念、安全感、意志力、适应力都是学校对学生的影响。

一、纪律观念,琐细的校纪班规,十多年的严格要求,让学生逐渐形成了知规守纪的观念,进而在进入社会后易遵纪守法,这是学校生活给予孩子的第一道坚固的生命屏障。

2、安全感,良好的管理,多方面的关怀,封闭或半封闭的环境,为孩子显稚嫩的生命提供了第二道屏障。

3、意志力,为听课控制自己的行为,为完成作业限制自己的爱好,为参加活动竭尽全力,这些都在有意或无意培养着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成为一个执着顽强、不懈上进、勇于超越的强者。

4、适应力,室友的生活习惯,同桌的个性,老师的教学风格,班级风貌,学校特色等,都需要自己慢慢适应,努力融入,这其中可能要改变天性,甚至磨平棱角,降低自我,学会与团队协作。适应力是社会需要的基本生活能力,具备了较强的适应力。

最后,希望同学们在学校好好读书,你读书的境界,决定你人生高度;你读过的书,影响着你与谁为友;你读过的书,正是你心中的世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4
好学校,教给学生真正的努力和拼搏

刚进X大附中,我就发现,只有自己小学玩了六年,别人可都不是啊。

我那时的英文水平,基本限于认识26个字母,估计比现在很多英文启蒙做得早的3、4岁的孩子还差远了;

我的海淀同桌,英文如百灵鸟一样流畅悦耳,看英文电影完全不用字幕,和外教成了忘年交,经常谈笑风生。

她在小学六年,已经能把很多原版的儿童文学名著,如《夏洛的网》《杀死一只知更鸟》等,全书背诵了。

数学、语文、物理、化学,每一科都被学霸们碾压。

坐在我后面的男生,初中就学完了中学数学,开始自学微积分和大学高数;

我们语文课代表,小学就熟读四书五经,能用古文洋洋洒洒地写作;

听高中班主任说,我们学校的一位学长,爱好天文,天天去学校的天文台观测,国内外天文权威刊物发表论文,因为贡献重大,国际上把一颗小行星,以他的的名字命名,那时他16岁。

上中学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怪不错的呢。上了好学校,才知道自己多么才疏学浅,才知道差距有多大,才知道应当多么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幸而我从初中开始住校,晚自习的时候,能24小时、近距离观摩这些学霸、牛人是怎么努力的。

作业?

课间早就做完了,晚自习上,X大附中的同学都在复习、预习(除了那些做国际奥赛,和自学大学内容的)。

我晚自习的同桌,在我们普通班排名前几名。

她每天晚上,把每个科目,每天学的内容,各做5、6本课外练习册来巩固(她做得真是飞快,她做5、6本的时间,我差不多勉强能做完1本)。

做完习题,她还常有时间“放松一下”,把语文书上的古文,翻译成英文;再把英文美文,翻译成古文,后来她本科就去了普林斯顿。

上了好学校才知道,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劳而获的成绩,也没有什么随随便便的成功,每一分进步,背后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辛勤努力。

好学校,带给学生视野和见识

初中的时候,网络还不发达,信息很闭塞,那时,我根本不知道美国大学为何物。

睡我对床的学霸姑娘,酷爱二战史,梦想是考上美国的“西点军校”。

我问:“为什么?”

她告诉我:“西点军校除了培养出了美国最多的将军(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巴顿将军……),还培养出了世界财富500强中,1000多名历届董事长,2000多名副董事长,5000多名历届CEO。全美国任何一所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这么多的管理精英。”

我深深惊叹于她的视野、见识和梦想。于是,我就把自己的梦想,从“当个白领”,也改成了“考上西点军校”,你看,孩子之间的影响力是多么大啊。

后来,尽管没有真正去报考西点,我在追求这个梦想的过程中,跟着对床的姑娘,读了十几本详细的二战史,还看了很多二战纪录片(尽管现在都快忘光了)。

为了军校的身体要求,我俩非常努力地锻炼身体,每天跑1200米、跳几百阶台阶、100个仰卧起坐……我们还为了留学的梦想,特别努力地学英文。

我从初一班里英文最差的学生,发奋努力,每天背诵一篇新概念,还利用寒暑假,把老友记看了差不多10遍,高一时英文统考,我考了全区第一。

初中时,我们学校离北大清华不远,有很多非常精英的书店。同学们相互“攀比”,抢着买过期的原版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还有“经济全球化”相关的书(暴露年龄了)。

其实我感觉买了也看不懂(反正我看不懂),但这种“攀比”还是比“比吃比穿”强多了。

多少年后,看到英国BBC曾拍摄纪录片《50UP(人生七年)》常想起当年的买过期华尔街日报的日子。

纪录片展现14个孩子,50年的人生轨迹。

7岁时,来自精英家庭的John和Andrew已经习惯了每天看《金融报》或《观察家》,而贫民窟孩子的理想,是能少罚站,少被打,吃饱饭。

七岁的John和Andrew说自己每天都会读《金融时报》

50年后,几个精英家庭的孩子,上了好学校,找到好工作。三个中产家庭的孩子,有一位成为精英,两个依旧中产。

而几个来自底层的孩子,包括他们的后代,依然常常与失业相伴。

知识改变命运背后,也是一场关于家庭和视野的较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1-11

1、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好的校园环境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不良的校园环境会升级为暴力事件。

2、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只有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才可以培育出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才。可见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3、校园环境文化影响学生的心理平衡。学生所受教育时间越和,对学校环境文化要求就越高,依赖性也越强。校园已经由传授知识的单一功能体转变为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娱乐生活等一身的多功能体。学生来到学样不仅是追求知识,而且追求娱乐、追求生活、追求艺术。学校的物质环境是否文化化、艺术化、实用化、舒适化、卫生化、优雅化、整洁化、安静化等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如果校园环境条件过于简陋、杂乱,缺乏现代文化气息和艺术雅趣,就会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期望破灭,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失重感觉。

第3个回答  2020-10-14
学校对学生的影响
具有强烈的外在感染力校内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 比之道德和纪律有着更加鲜明的约束力,它是以外在的感染影响表现出来的。如常见的转学现象,一个各方面表现都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从一个具有良好校风的学校转到另一个校风校纪较差的学校,他马上就会产生一种放松感,由此成绩下降也是必然的了。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bai的地方,只有在良du好的校园环境中才可以培zhi育出为国家做dao贡献的人才。 “ 孟母三迁 ” 的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有人觉得学校里有花有草,没有垃圾,干净整洁,这样的校园环境就足够了,其实不然,良好的自然环境只是良好校园环境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由师生良好精神面貌所构造的。
每天清晨,同学们背着书包,推着自行车面无表情的走进学校,看见在校门旁边站着的校领导也只是淡淡地扫一眼,相信每一个看到这一幕的人都会产生疑问:一群充满朝气的青年,为什么在一天最好的时间中,却让人觉得死气沉沉?不知道同学在这种死气沉沉的环境,能不能提起精神,用最好的状态去迎接一天的学校生活?
同学们,如果你每天进学校时,面带微笑,然后轻声对校门口的老师说一声老师好,相信你顿时会觉得今天的阳光十分明媚,空气十分清新,心中也有说不出的喜悦。
同学们,请你在进校时对迎面走来的老师微笑一下,然后轻声说一声老师好,让晨曦的第一缕阳光坚贞你喜悦的心情,用一个微笑迎接一天的学习生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1-28
给学生一个学习知识的环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