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杀气最重的诗是哪一首?

如题所述

公元820年,黄巢出生在一个盐商家庭,从小便善于骑射,因为家中有实力,于是也给他请了先生教授知识,从小黄巢便懂得吟诗作赋。虽然出生在一个盐商家庭,而当时的社会重农轻商,虽然盐商很有钱,但是连丝质的衣服也不能穿,各个方面的地位也不高。而当时改变自己命运的方法只有科举考试,黄巢对于自己的才学也很有信心,但虽然黄巢的才能在本地很有名,但是和整个大唐的才子相比就显得不值一提了,而黄巢随后也多次落榜,心中对于唐朝政府的怨恨之情越来越深。

在最后一次科举失利之后,黄巢彻底失去了信心,最后写出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恨。诗的名称为《不第后赋菊》,虽然诗名中带有菊花,但是短短的四句诗当中却蕴含着很重的杀意:“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的这首诗中,将广大被压迫的民众比喻为菊花,并且赋予了菊花非常高雅的气节,而百花喻指的是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整首诗的意境非常奇特,读起来也非常豪气,而黄巢也将用行动来说明自己说的话是真的。

    唐末起义

当时的唐朝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荣光,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势力骤减,朝廷横征暴税,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公元874年,关东发生了大旱,朝廷不仅没有赈灾而且还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被逼无奈只好加入农民起义军当中。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黄巢率军攻陷郓州,杀死节度使薛崇,次年起义军首领王仙芝战死,黄巢被推为义军首领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乾符六年(879年)正月,黄巢率大军包围广州,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东都留守刘允章迎黄巢军入洛阳。占领洛阳之后,黄巢的脚部也没有停止,因为距离他诗中的长安只有一步之遥。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十三日,黄巢率军攻入长安,最终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

虽然黄巢发动的反封建的战争,但是他在战争当中的一些行为实在让人不齿,比如大肆杀害百姓,在攻入长安之后又杀害唐朝的宗室成员与百官,为的却是发泄当年屡次落榜的恨意,所以平心而论,黄巢并不能称之为一个英雄。

但是,农民起义军的力量远不能与朝廷的兵力相比,待唐朝各路兵马集结完毕,在著名将领李克用、王重荣的带领之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一场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终于结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30

说起这首天下第一杀气诗的作者估计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他即不是文人也不是诗人,而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文盲”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幼年家境贫寒,没念过多少书,只是略通文墨而已,但这首史上杀气最重的诗确实出自朱元璋之手。

史上第一杀气诗

朱元璋创作的这首杀气很重的诗名为《不惹庵示僧》,这首诗是朱元璋在一次游览不惹庵的过程中留下的,全诗的内容为: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汉,

只恁哓哓问姓名。

朱元璋这首诗的内容浅显易懂,杀气扑面而来,虽然工整,但更像是一首打油诗。整首诗主要只说两个事,一是朱元璋自夸为英雄好汉,二是抱怨山僧不识英雄。

这首诗写于1364年,当时的朱元璋还没开国,而且就在去年刚与陈友谅军决战并且打败了陈友谅军。所以朱元璋这首诗的前两句“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倒不是吹牛,顶多就是“百万兵”在数量上有点夸张而已。

至于诗的后两句则是说当时朱元璋一行人来到不惹庵办事,寺里人见朱元璋一行人身带兵器,对朱元璋他们有所戒备,表现的很害怕并且上前询问身份。但是朱元璋并不愿意留下姓名,不料寺里人接二连三的询问朱元璋,最后朱元璋不厌其烦地提笔在墙上留下了这首诗。

明朝开国后,宋濂和刘伯温等人编修《明太祖文集》,这首《不惹庵示僧》收录在《明太祖文集》第20卷中,是朱元璋开国前真实创作过的一首诗。该诗虽然谈不上文笔和内涵,但杀气确实是十足的,恐怕历史上再难找到第二首杀气这么重的诗了。

第2个回答  2020-06-30
史上第一杀气诗,朱元璋创作的这首杀气很重的诗名为《不惹庵示僧》,是朱元璋在一次进寺时留下的。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汉,只恁哓哓问姓名。朱元璋这首诗的内容浅显易懂,虽然工整,但更像是一首打油诗。整首诗主要只说两个事,一是朱元璋自夸为英雄好汉,二是抱怨山僧不识英雄。
第3个回答  2020-06-30
《七杀碑》
明代:张献忠
天生万物以养人,世人犹怨天不仁。
不知蝗蠹遍天下,苦尽苍生尽王臣。
人之生矣有贵贱,贵人长为天恩眷。
人生富贵总由天,草民之穷由天谴。
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飘摇荧惑高。
翻天覆地从今始,杀人何须惜手劳。
不忠之人曰可杀!不孝之人曰可杀!
不仁之人曰可杀!不义之人曰可杀!
不礼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杀杀杀!
我生不为逐鹿来,都门懒筑黄金台,
状元百官都如狗,总是刀下觳觫材。
传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须封刀匕。
山头代天树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
第4个回答  2020-06-30
李白的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表现了高超的杀人技巧和令人毛骨悚然的杀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