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诗人即兴而作一首唐诗,凭什么能让温庭筠赞叹不已,成就一代诗名?

如题所述

唐代是历代以来诗文创作的顶峰。涌现出许多著名的诗人。其中不乏有出色的才女诗人。唐朝有一位女诗人鱼玄机,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她有诗作存世五十首,收于《全唐诗》中,留有《鱼玄机集》一卷。

鱼玄机幼时便十分聪慧,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女诗人。她在十几岁时就名满天下。当时的大诗人温庭筠听说了,对她十分感兴趣,就专门找到鱼玄机,考验了一番。温庭筠见到这个刚刚13岁的少女诗人,就要求她以《江边柳》为题临场赋诗一首。没想到的是,一首临时应景的诗作,却写得韵味十足,是难得的佳作。诗的题目是《赋得江边柳》

全文如下:《赋得江边柳》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诗人鱼玄机当时只有13岁,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少女,没有经过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但是她内心对于柳这一题目的理解却有独到之处,不亚于成年人的认知,所以写出的诗令温庭筠赞叹不已。

诗的第一句就点出了江边柳的美丽迷蒙之境。“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柳树翠绿一直延伸到荒凉的岸边,烟柳的风姿融入到远处的高楼里。这两句切合题意,点出了杨柳生长的周围环境如何。

第二句还是景物描写。“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柳枝的倒影经过阳光的映照铺满在水面上,一阵清风拂落了杨花,轻轻落在了岸边垂钓人的头上。景物的描写从远景拉到了近处。

第三句“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是说柳树根部变老了,有很大的空隙。调皮的鱼儿在里面游来游去。低矮的柳枝背后有不少小船,看着像是与柳枝拴在一处的,但是却无法留住过路的旅人。这两句细读之下竟有种沧桑萧条之感,可见诗人虽年轻但感悟却很老道。

最后两句是诗人心中的感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梦中惊醒,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哀愁。

通过这一首诗可以看出,诗人虽然年轻,却对生活的感悟之深不亚于成年人。诗人通过对柳树的描写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生活的愁绪。全诗情景交融,以景抒情,意境深幽,是一首上乘佳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0
才子本就是惜才之人,何况还是一个13岁的小孩所作,更是让人惊艳。
第2个回答  2019-12-10
这首唐诗的题目是《赋得江边柳》,作者是唐代著名女诗人鱼玄机。这首诗写于鱼玄机13岁的时候,虽然人生经历还很短,虽然年龄还比较小,但是这个女子的内心对于“柳”这一意象有了充分的认知,所以才写下此诗,让温庭筠赞叹不已。
第3个回答  2019-12-10
首先是这位诗人是一位女诗人,虽然唐代是一个开放的年代,但即便在那个年代女诗人还是非常少的;其次,这位女诗人只有13岁,13岁的一个未谙世事的小姑娘能够即兴写出这种经典诗句实属难能可贵;其三,这首诗由浅至深,先写景,再借景来抒发对自己命运的哀愁,确实是一篇传染称赞的好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