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对人死后会不会去到另一个空间,给出了什么答案?

如题所述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生活了几十万年的时间,而文明也已经走过了六千多年的岁月。



在这段漫长而又艰辛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借助“科学”这个工具,不断地刷新着对世界的认知,一点点揭开其中隐藏的奥秘。

然而,科学虽然是强大的,但是它却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些问题它同样也无能为力,比如困扰古今中外科学家数千年的——灵魂问题。



我们都知道,宇宙中所有生物都难逃生老病死的“铁律”。比如说人类,生命一旦结束,就意味着所有情感、经历、记忆等信息,全部都将逝去,永远地消失在世间,所以从有人类意识之后,对于死亡的恐惧一直都深入骨髓。

在这种复杂且深刻的情感下,“灵魂”这一概念的出现,为人们恐惧的内心带来了一丝慰藉。



而这也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人死后真的还会有灵魂存在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些灵魂的最终归宿会在哪呢?是另一个空间吗?

其实提到灵魂就不得不提到“濒死体验”(Near-death experience NDE)。在日常生活中,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一些老人已经被宣告死亡,却又突然活了过来,并向周围人讲述他在某个奇异空间走一遭的经历,其实这种经历在科学上就被称为“濒死体验”。



“濒死体验”在科学界一直广受争议。据统计,有20%左右的心脏病患者,被抢救回来之后会说自己看到了被抢救时的画面。

而大多数有过“濒死体验”的人,会在濒死时回顾自己的一生,并且看到有亮光出现,然后会用上帝视角看着自己逐渐消亡。



2017年,纽约大学医学院对外公布了一项研究,主持研究的山姆·帕尔尼亚(Sam Parnia)博士和他的团队,在对因心脏骤停抢救回来的患者研究时发现,许多患者在清醒后能够记起被抢救时医生的对话,以及周围的环境。

甚至有的患者不仅能够详细复述医生的对话,还说自己以第三人称的视角,一直看着抢救台上的自己,也就是说这一切是患者在死亡状态下的感受。



为什么患者会在死亡状态下,还能感受到自身环境甚至听到医生说话呢?科学家们对这个让人细思极恐的问题也非常的感兴趣。

例如霍金就曾说过:世界上任何信息都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到另一种形式。而人类的意识从本质上看其实也是一种信息,所以这是不是意味着灵魂这种东西真的存在呢?答案是有可能。



根据量子理论,人类生命取决于精神意识,而不是现实中的物质身体,也就意味着,物质身体的消失,并不会让精神意识一同消失。

有科学家提出,精神意识并非物质态,它可能和引力一样是来自高维空间,或者说是高维空间的“投影”。



而高维空间的“东西”想要进入低维空间,就必须要在低维空间中寻找一个载体,否则会被低维空间的规则降维分解。

就好比二维世界如果真的存在,身处三维世界的人类想要去参观,肯定得通过一定的科技手段将自己二维化,或者干脆依附在某些二维世界的东西上,这样才能够观察二维空间的“景色”。



若不这么操作只会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就是直接进不去,而第二种可能就是强行进入后,被二维世界的规则分解或同化。

可如果和科学家推测的一样,灵魂是来自高维世界的精神意识,为什么它们要冒风险来到低维世界呢?



在量子力学中,人的主观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因素,可以说意识是量子力学的基础,这也就意味着意识先于物质存在,物质由意识决定而被生成。

根据爱德华·威滕(Edward Witten)提出的“M理论”,宇宙是一个由11维度组成的超空间,如果真的是意识决定了宇宙的存在,那么起决定作用的意识必然处于最高维度,甚至是高于11维度。



所以高维度的意识来到低维度,或许是为了感受和享受自己创造的宇宙之美,当然也可能是一种检验或检修。

因此有科学家曾提出,生命或许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结束,每一次终结对于精神意识来说,或许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这个答案或者这个说法,确实让人很难以置信,而此时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为什么开始新旅程时,会丢失旧过往的记忆呢?或许这也是刻意为之。

正如前文所说,宇宙不同维度中的所有意识,其实都是高维空间中主意识分化而来,因为从根本上是同源,所以所有的意识其实都处于量子纠缠态中。



而之所以会丢失上一次旅程的记忆,是因为每次生命终结时,原本处于量子纠缠状态的新旧旅程会被强行切断联系,从而保证新旅程不受之前旧记忆的影响和干扰,而当新旅程也走到终结时,就会恢复这种量子纠缠状态,好让下一次新旅程正常开启。

值得一提的是,高维空间中主意识并不一定是某种生物,就像上帝分为人格化和非人格化一样,主意识很有可能是宇宙中自然生成的一种至高法则,和光速不变、基本力一样,是一种不可改变的规则。



总的来说,如果科学家这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答案是正确的,那么人死后确实会去另一个空间,也就是主意识所在的高维空间,而死亡或许也就不那么让人恐惧了,因为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