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凡是……都造句?

如题所述

1凡是模棱两可的问题都要向同学或老师问清楚。
2凡是本校学生,都有竞选的资格。
3凡是力所能及的工作,我决不麻烦别人!
4凡是没认真做这个工作的都要补课。
5凡是年满七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6凡是对集体有益的事,我们就做;凡是对集体有害的事,我们就不做。
7凡是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公民都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8凡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人都必须取得教师资格。
9凡是一味地为自己涂脂抹粉的人的话,是不可信的。
10凡是重要的内容,老师都反复做了强调。
11凡是到这儿考试的莘莘学子都住在这间宾馆里面,因为这儿很清静,方便大家学习。
12凡是有益于我们健康的食品,多多益善,来者不拒。
13凡是有志气的人,都能做到能屈能伸,因为谁一生的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14凡是学生,都应好好学习。
15凡是具体的概念都是从事物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
16凡是有利于生产发展的事,我们就应该大刀阔斧地去干。
17凡是公务,无论大小,我们都应实事求是,认真面对。
18凡是对人民立下功劳的人,国家都不会忘记他,决不会鸟尽弓藏的。
19凡是别人委托的事,我们都应该尽力而为,不要不讲信用。
20凡是饱受战乱之苦的人,哪个没有切肤之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1
1凡是模棱两可的问题都要向同学或老师问清楚。
2凡是本校学生,都有竞选的资格。
3凡是力所能及的工作,我决不麻烦别人!
4凡是没认真做这个工作的都要补课。
5凡是年满七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6凡是对集体有益的事,我们就做;凡是对集体有害的事,我们就不做。
7凡是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公民都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8凡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人都必须取得教师资格。
9凡是一味地为自己涂脂抹粉的人的话,是不可信的。
10凡是重要的内容,老师都反复做了强调。
11凡是到这儿考试的莘莘学子都住在这间宾馆里面,因为这儿很清静,方便大家学习。
12凡是有益于我们健康的食品,多多益善,来者不拒。
13凡是有志气的人,都能做到能屈能伸,因为谁一生的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14凡是学生,都应好好学习。
15凡是具体的概念都是从事物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
16凡是有利于生产发展的事,我们就应该大刀阔斧地去干。
17凡是公务,无论大小,我们都应实事求是,认真面对。
18凡是对人民立下功劳的人,国家都不会忘记他,决不会鸟尽弓藏的。
19凡是别人委托的事,我们都应该尽力而为,不要不讲信用。
第2个回答  2022-03-21
秋夜
陈与义〔宋代〕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凡是写秋夜的诗,都是在月,在露,在星空上做文章,创造一个幽清寂静的世界。如唐顾非熊《月夜登王屋仙台》:“月临峰顶坛,气爽觉天宽。身去银河静,衣沾玉露寒。”就是如此。陈与义这首《秋夜》诗的前两句,也是把几般景色组合在一起,在内容上没有创新,在造句上很见工巧。如“白露洗空”著一“洗”字,把秋夜天空的爽朗形象地描绘出来,道前人所未道。同时,露在半夜后始降,降露的天必定是晴天,又与“三更”、“河汉明”的背景相吻合,足见诗人观察得很细致。
秋天是肃杀的季节,宋玉的《九辩》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后,列举了种种秋天带给人的悲伤。从此,悲秋成为文人诗文创作的永恒主题之一,而萧瑟秋声,就成为悲秋的媒介。陈与义这首诗,前两句虽然纯粹是写景,但首句说“中庭淡月照三更”,表明了他半夜三更还在庭院中徘徊不睡,预伏下诗人是因秋而有感,难以入寐,三、四句就理应写情,表示悲秋情怀。然而诗人又偏作拗折,不但不写悲秋,反说请凌厉的秋风不要把树叶都吹尽,使得耳中缺少了沙沙的秋声。这样写,表面上是说自己不会发愁,有意寻觅秋声,唯恐缺少了引起愁思的秋声,是豁达语,实际上是作者在故作旷放,藉以抒发牢愁。
中国古代诗歌,常常通过故意违反常情的豁达语来达到更深层次抒情的目的,如这首诗,明明是悲秋,阵阵凄凉秋声扰得他不能入睡,却正话反说,把不堪写成有趣,更突出了愁的深度。这样写法,常见不鲜,如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云:“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也是有意斡旋,寄托秋思。被称为薄命诗人的清人黄仲则,尤多此类语。如古诗有“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句,黄仲则偏说“愁多思买白杨栽”,又如重阳风雨,添人愁思,他偏说:“有花有酒翻寂寞,无风无雨倍凄凉”,都翻进一层,令人感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5-13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