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后3章1——9节,意思

如题所述

【林后三1】「我们岂是又举荐自己吗?岂像别人用人的荐信给你们或用你们的荐信给人吗?」
〔背景注解〕在教会初期,早已出现一些冒牌的使徒(参十一13),若不是自我举荐,自称是使徒(参启二2),就是利用别人或教会的荐信,到处招摇撞骗,推销虚假的道理(参二17)。而教会也为了证明所差派使者的正宗身分,确曾写信交付使者,向别地教会有所举荐(参徒十五23~32)。所以在当时众教会之间,写荐信(即介绍信)成了一种风气(参林前十六3),使徒保罗也经常向各地教会推荐同工(参罗十六1;林前十六10;林后八22;西四7等)。
〔文意注解〕「我们岂是又举荐自己吗?」按原文应译:『我们岂是又开始举荐自己吗?』意思是难道我们又要开始作自我表白吗?保罗这话大概是针对那些反对并攻击他的人所说毁谤话的答复;他们对哥林多信徒说保罗老是自夸(参十8;十一16~29;十二16)并自我推销(参四2;六4),形同举荐自己,但保罗并不认为他是在举荐自己。
「岂像别人用人的荐信给你们或用你们的荐信给人吗?」『岂像别人』是反讽假使徒从别处拿了介绍信来哥林多教会,又拿哥林多教会的介绍信到别处去使用。
『荐信』原是一种凭据、证明、基础,也代表亲密的关系;但因着人只凭外貌认人(参五12),不像神是看人的内心(撒上十六7),故『人的荐信』并不完全可靠。

【林后三2】「你们就是我们的荐信,写在我们的心里,被众人所知道所念诵的。」
〔文意注解〕「你们就是我们的荐信,」『你们』指哥林多信徒,『我们』保罗和他的同工;哥林多信徒归信主并在生命中有所改变,这乃是保罗和他的同工们在主里作工的明证,显明他们是主的真仆人。
「写在我们的心里,」『我们』有些原文手抄本作『你们』,而两者在原文只有一点点的差异;若是作『你们的心里』,意思就与第三节相连贯,但作『我们的心里』也并没有错。哥林多信徒成了保罗等位同工『心上的人』(参门12),无论他们到那里,总是对哥林多信徒们念念不忘,对人提说有关他们的见证。
「被众人所知道所念诵的,」『众人』指各处教会的信徒;他们所以会知道并念诵哥林多信徒的属灵事迹,乃因保罗等人把他们带在心里到处向人提说。

【林后三3】「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借着我们修成的。不是用墨写的,乃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
〔文意注解〕「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基督的信』意思有二:(1)基督才是这封信的原作者,是他自己书写的;(2)这封信的内容和本质乃是基督,这封信就是在表明基督。
「借着我们修成的,」『我们』指保罗和他的同工们,他们乃是基督的器皿和工具,是基督使用他们来书写这封信的;『修成的』原文与『执事』同一个字根,故可译作服事成的,哥林多信徒们乃是借着主仆人们的服事,而成为一封基督的信。
「不是用墨写的,乃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墨』是指外面的和字句的;『永生神的灵』原文为活神的灵,也就是圣灵,是指里面的和属灵的。圣灵一面感动他的仆人将基督向人发表并述说出来,另一面也感动听福音的人敞开心灵将基督接受进来。
「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写在石版上』乃是旧约的代表(出卅一18;卅二15~16),而『写在心版上』则是新约的代表(耶卅一33;来八10)。

【林后三4】「我们因基督,所以在神面前才有这样的信心。」
〔文意注解〕「我们因基督,」指基督是我们信心的创始成终者(来十二2),我们的信心是从他而有的。
「所以在神面前才有这样的信心,」『这样的信心』按原文是指对自己事奉上的信心(confidence),而不是指对神的信仰和信靠(faith);保罗对他自己作新约的执事(参6节),借着神的灵作工在人的心版上,使他们成为『基督的信』(参3节),极具『信心』。

【林后三5】「并不是我们凭自己能承担甚么事;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神。」
〔原文字义〕「承担」有能力,能胜任的。
〔文意注解〕「并不是我们凭自己能承担甚么事,」『凭自己』指凭自己的才干和能力;保罗承认凭他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并不能承担任何事奉工作。
「我们所能承担的,」指他能够尽职的能力。
「乃是出于神,」意指出于神恩典的赏赐。

【林后三6】「他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或译:圣灵)是叫人活。」
〔文意注解〕「他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执事』原文是复数;在此并不是指教会中事奉的位分(参提前三4,12),而是指事奉的人,直称用人、仆人、工人或使者;『新约的执事』指按新约的原则来事奉主的工人。
「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字句』指外面条文的规定,即律法的成文条例;『精意』按原文宜译作『灵』,指圣灵,即活神的灵(参3节)。圣灵带着神的能力,进到信徒的里面,使信徒能够承担新约的执事。
「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字句』代表旧约,因旧约充满必须绝对遵守的条文,而人无法完全遵行,故字句将人引至死亡的终局(罗七9~11)。换句话说,旧约律法的字句只向人有所要求,却不能供应人生命(加三21),结果就是叫人死。
「精意是叫人活,」『精意』按原文是灵,灵代表新约,惟有灵可使人重生(参约三4~6),故能叫人得永生的结局。

【林后三7】「那用字刻在石头上属死的职事尚且有荣光,甚至以色列人因摩西面上的荣光,不能定睛看他的脸;这荣光原是渐渐退去的,」
〔文意注解〕「那用字刻在石头上属死的职事,」『那用字刻在石头上』,摩西承受律法时,神将之写在石版上(出卅四1),故旧约职事的特点,一是属字句的,另一是刻在外面石版上的;但新约乃是神的灵将律法刻在人心里(来八10)。
『属死的职事』乃因律法的要求没有人能完全遵行,并且人只要在一条律法上跌倒,他就犯了众条(雅二10),故律法的结局乃是叫人死(参6节;罗七5,10~13),由此可见旧约的职事是属死的职事。『职事』不同于第六节的『执事』,职事是指服事的职务,执事是指服事的人。
「尚且有荣光,甚至以色列人因摩西面上的荣光,不能定睛看他的脸,」当摩西在西乃山上领受律法时,因为神荣光的照耀,以致他的脸面也发光(出卅四29);以色列人因此害怕挨近他(出卅四30)。摩西在以色列人面前的服事代表旧约的职事,故这里形容旧约的职事『尚且有荣光』。注意,这荣光只照在摩西的面上,并不照在以色列人的面上。
「这荣光原是渐渐退去的,」旧约圣经没有记载摩西脸上的荣光何时消失,但我们由本处圣经知道这荣光并不是永远的,而是会渐渐退去的,故也连带知道旧约职事的荣光乃是暂时的荣光,因它是外面属肉身的荣光。

【林后三8】「何况那属灵的职事,岂不更有荣光吗?」
〔文意注解〕「何况那属灵的职事,」『属灵的职事』表明新约职事的特性是属灵的,因为新约的执事是凭着圣灵服事(参5节),并且是用活神的灵写在人心里的(参3节)。
「岂不更有荣光吗?」『更有荣光』表示荣光的程度与持久性更为超越,其主要原因乃新约是里面属灵的,而旧约是外面属肉身的。

【林后三9】「若是定罪的职事有荣光,那称义的职事荣光就越发大了。」
〔文意注解〕「若是定罪的职事有荣光,」旧约在律法底下的事奉,是藉律法规范神的子民,而人既不能遵守全部律法,故必被律法定罪,因此旧约的职事乃是『定罪的职事』。
「那称义的职事荣光就越发大了,」新约的事奉是带领人们接受因信称义的恩典,而不在乎遵行律法(罗三28),故称它为『称义的职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