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有哪些利弊

如题所述

简而言之,自主招生是指高校通过自主考试选拔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考试并签订协议的考生高考后可低于学校录取分数线若干分录取。

招生程序

一.试点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自主选拔录取方案,并纳入本校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布,时间在11月上旬。

二.符合试点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条件的优秀高中毕业生,经所在中学推荐或其他形式提出申请,由中学向试点学校提供考生在校德智体美发展情况以及获奖、特长等证明及写实性材料,材料递交截止时间在11月底或12月初,京外高校通常在12月中旬截止。

三.试点学校组织专家组,进行材料审核后确定入选考生名单,绝大多数高校在12月20日之前公布材料初审结果,笔试面试则在元旦前后举行,部分学校在1月中旬面试。

四.入选考生名单在省招办和高校网站及社会媒体公示,通常在1月下旬或2月上旬。

五.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高考后各高校按照原来的协议进行选拔录取。

六.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名单通过省级招办和本校网站及社会媒体对外公示。

考试内容

笔试科目分文理,语数外三科必考,通常理科加考物理化学,文科加考历史政治,考试形式3+1。也有少量高校在语数外的基础上看考生填报的志愿方向只加考一科,如中国人民大学;也有极特殊考10科满分1000分的,如复旦大学。

面试普遍采用无领导小组面试,特别优秀者加试个人面试,面试重视考察个人综合能力。

自主招生笔试并没有统一的命题大纲,原则上为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但命题思路迥异于高考,更注重跨学科综合和创新思维,并结合社会热点。考试难度略大于高考但小于学科竞赛。

面试题可以谈的没有难度,只有灵活性,讨论难度没有实际意义。面试灵活性超乎想象,匪夷所思。所要考察的能力涉及方方面面,报考不同大学不同专业时要提前了解该校该专业的风格。

自主招生的利弊

利:可以增加被高校录取的机会。你想想,自主招生成功后,可以降20-40不等的分数,很可观。

弊:学生选校不适当。过高,高考后,即使降分也录不到;过低,高考成绩远高于录取线,自主招生的优惠也用不上。那前面为自主招生的一切忙碌,都是白忙。还可能影响正常的高考复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18
自主招生面向全市非完全中学的学生,相当于是给了学生一次额外的初升高机会,应当好好珍惜和利用。自主招生的面试题不同于传统考试,所以一些平时文化课成绩特别好,但不善于表达,或是不善于与人交流的学生,在面试阶段往往可能被刷掉。
面试考察的更多是综合能力。故可以通过参加自主招生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通过自主招生而进入高中的学生,将有非常大的机会进入到该校的重点班。


提前被高中录取,可以放松地参加中考,并可以有多余的时间提前学习高中知识。中考自主招生和高考的自主招生类似,可以为三年后的高考自主招生积累经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