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学生观影响下教师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科学学生观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由教师本身的学生观决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教学系统中最具能动性的部分。教学行为是决定教学结果的关键因素,只有在科学学生观的指导下,教学行为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何看待和认识学生是教师学生观的核心内容,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对学生独特的看法,因此教师有不同的教学行为。不同的教学行为导致学生发展的不同。教师科学的学生观的其教学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1、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爱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夏沔尊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身为人师要认识到:“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接纳孩子的差异,爱学生‘这’个人本身。

是教育的真爱,爱聪明、爱分数、爱长相、爱听话,是教育的假爱;爱家长的权势地位、爱财爱物,是教育的错爱。”喜欢聪明可爱的人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教师来说却不能“随心所欲”,教师身担着培养学生的重任,他的职责所在不是一个学生、一部分学生,而是所有的学生。

教师是除父母外对学生影响最深的人,如果学生从幼儿园读到大学毕业,那需要18年的时间,这个阶段大约是4到22岁,正是心理、性格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的不经意的一个不妥的教学行为就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具有学生是具有个性差异的个体的科学学生观的教师,他会“看不到”学生的缺点、分数、外貌,他会接受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从而爱每一个学生。具有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的科学学生观的教师,学生在他眼中教师一个个平等的个体,因此他爱每一个学生。

所以在感情上,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不偏心。在处理学生间的纠纷时会有公平公正的处理的教学行为,不会因为甲学生聪明可爱而偏爱他,也不会因为乙学生学习不好而冤枉他。教师热爱学生就会有照顾到学生自尊心的教学行为。



有一位教师很有智慧的处理了班内的一宗失窃事件,在晨练之后有位学生向教师告状说自己的钱不见了,这位教师并没有马上开始大肆调查,而是对学生说:“我给大家变一个魔术,现在我发给每人一张纸,你们把手放在书桌洞里把纸揉成团,然后把纸放在讲台上。

最后教师在一团纸里发现了学生丢的钱。教师把学生当做人,当做独立的人,当做教育人格的人,就会有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去维护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教学行为。

2、高度尊重学生

爱学生是心灵追求,尊重学生则是教师基本的教育价值观和职业要求。这就好像我们“希望”医生都能够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病人,但“要求”医生必须遵守职业道德的底线,还如同作为一个社会人,为他人和社会做出奉献的人当然值得赞赏。

但对所有人来说,最低要求是首先做一个合格公民,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以一个独立的生命形式参与教学实践。学生具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对各种事物有他自己的看法,他是具有自己思想感情的个体。

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看法、想法,要尊重学生。学生作为独立的人,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就像学生必须尊重教师一样。

教师无权肆意的凌辱、打骂学生。具有科学学生观的教师不会有讽刺、挖苦、体罚学生的教学行为。如果学生犯了错,教师会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毕竟学生是处于发展阶段的人。

教师会用“春风拂面”的教导代替简单的说教与批评,不会有粗暴的对待学生,甚至侮辱学生,打骂学生的教学行为。教师如果要批评学生,他会在发现学生做错事情以后冷静思考,不会说出伤害学生自尊心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19

如果是以传统教育为主的话,那么教出来的学生就只是学会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的影响就是光会考试并没有学会其他东西。

有人说应试教育是中国的悲哀,学生只学会了做题,并没有学会做人和处事。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把应试的比例降低,教会学生学习其他的东西。

但是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内卷化的现在,应试只会占得的比例只会越来越大。

从局限性上来讲,应试教育之弊明显更多。它只是充分把老师和书本的思想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毫无创造性可言。长此以往,这种教育会很大程度上阻碍社会发展的速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3-22
大多数情况下都存在一种弊端,
就是没有创新思维,
老师要求学生们都是同一个方法,
这样伤害了学生们的创造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3-22
会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压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