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是什么?

如题所述

场效应管(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电压产生的电场来控制管子工作的。现在最常用的是MOSFET(M是金属,O是氧化物,S是半导体),三者恰好形成一个电容,中间的氧化物作为电容的电介质。

电子往电势高的地方(正极)流动聚集,空穴向电势低的地方(负极)流动聚集。
以N管为例:
(1)在不加电源的情况下,源极和漏极都充满了电子,是N型半导体,而它们之间的衬底却是P型半导体,相当于两个反串的PN结,电阻很大。也可以理解为两个导体被中间的衬底隔离开了。此时无法导电。
(2)在栅极上加上一个正电压之后,这个电压在栅极和衬底之间形成了一个栅极指向衬底的电场,这个电场吸引电子,使电子在栅氧化层下方聚集,同时将空穴排斥开。随着栅压的升高,电子的浓度越来越大,空穴浓度越来越小。本来栅氧化层边缘的衬底为P型半导体,空穴浓度大于电子浓度,但是当栅极电压加到一定程度(Vth)时,电子的浓度开始超过空穴浓度,此时P型衬底变为N型衬底,也就是变成“沟道”将源极和漏极连起来了,此时就可以导电了。
(3)栅极的电压必须比源极或漏极高一个Vth,对应端的沟道才能导通,不然就会夹断。导通部分电阻很小,夹断部分电阻非常大(即空间电荷区)。
(4)沟道两端同时夹断,就工作在截止区;只有一端夹断,就工作在饱和区;没有夹断,就工作在线性区。截止区就相当于断开不工作,饱和区相当于一个电流源,线性区相当于一个电阻。
总之,场效应管就是靠这个“沟道”来工作的,没有“沟道”就休眠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6

场效应管你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电路中的几种用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