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的世界》——谈〈齐物论〉中的几点见解

如题所述

《庄子的世界》一书中,对于《齐物论》的解读令人印象深刻。在阅读后,我深受启发,并对某些部分有了一些不同的理解,愿与读者分享。
首先,关于“吾丧我”的论述,书中解释为“‘吾’指的是作为物体形态的人,也就是形如槁木的‘身’,是瘫坐在几案上的一堆肉”。然而,我认为这里的“吾”实际上指的是人的主观意识以及对身体的贪爱。庄子入道后,他所失去的是这种主观意识,而非身体的存在。
其次,对于“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调调之刀刀乎?”的疑问,书中认为“调调、刀刀”描述的是大小树枝在风停之后的摇动。但我理解为,这里的“调调、刀刀”实际上是指大风停歇后,众窍不再发声,而树枝仍有摇动的情形。
第三,关于“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的句子,书中将“真君”理解为“六藏”中的“心”,即心脏。但我认为,“真君”和“真宰”一样,是指无形质的存在,如佛教所说的“第七末那识”或“我执”,以及“第八识如来藏”。
第四,关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的表述,书中将“知代”和“心自取者”理解为两类人——智者和普通人。然而,我认为,“心自取”实际上是与“成心而师之”同一义,因此,“知代而心自取者”同样指的是大小知们,他们虽然懂得变化之理,但同样也“师心自用”。
在阅读《齐物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彼是”实际上指的是事物现象和本质二者。“是”,即事物的本质或对本质的认识,即如实认知;“彼”,即事物的现象或对现象的认识,即不如实认知。这样的理解与佛教中的“相”和“性”相对应。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这句话的含义被我理解为,大道成就了自然;有了人类的认知,才有了对万物的称谓。
在“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的句子中,我认为“是”应该代指“事实”或“真言”。庄子希望自己有关“万物齐一”之论符合“客观事实”或“真言”,是在与“事实”或“真言”进行比较,而不是在与大、小知们的“是非”言论作比较。
关于“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的探讨,我认为“俄而有无矣”并非指外在的物质世界。而是指我们的精神内容,指我们刹那间的微细念。
在“何谓和之以天倪?”的疑问中,我认为这段开头以“何谓和之以天倪?”无论如何都觉得很突兀,文意做怎样理解也总觉不顺。经调整后的顺序为 “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的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寓诸无竟。'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