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怎么办

如题所述

单位待遇不公平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影响工资的因素:
1、内在因素
所谓影响工资的内在因素,是指与劳动者所承担的工作或职务的特性及其状况有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劳动者的劳动
关于劳动,可区分为三种形态,一是潜在劳动形态,二是流动形态的劳动,三是物化劳动形态。
(2)职务的高低
职务既包含着权力,同时也负有相应的责任。
(3)技术和训练水平
原则上,技术水平越高,所受训练层次越深,则应给予的工资越高。
(4)工作的时间性
从事季节性或临时性的工作的劳动者,一般都比正常受雇劳动者的工资为高,其基本原因一是,这些人在工作季节或期间过去之后,可能会不容易找到工作,而在失业期间他们将没有收入来源;二是,这些劳动者在受雇期间很可能得不到社会保障的保护,因为雇主或企业通常不需要为他们支付劳动保险等费用;三是,这些劳动者很可能不享受企业福利,所以,工资支出应适当高一些,以为这部分劳动者的生活提供一定的缓解余地。
(5)工作的危险性
有些工作具有危险性,妨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人的生命,还有些工作具有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这种工作中高工资的作用一方面用于补偿他们的体能消耗、耐力和冒险精神,另一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和安慰。
(6)福利及优惠权利。
有些企业办有种种福利或给予职工若干优惠待遇,作为职工工资收入的补充,而没有福利或优惠的企业,则需在工资方面给予适当的弥补,方能维持企业骨干人员的稳定。
(7)年龄与工龄。
从理论上讲,工龄并不体现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也不能体现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因此工龄不属于按劳分配的范畴,但在实际上,工龄往往是影响工资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由补偿劳动者过去的投资;保持平滑的年龄收入曲线;减少劳动力流动。连续企业工龄与工资收入挂钩能起到稳定职工队伍,降低企业成本的作用决定的。
2、外在因素
所谓影响工资的外在因素,是指与工作的状况、特性无关,但对工资的确定构成重大影响的一些经济因素。与内在因素相比,外在因素更为具体而易见。
(1)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
(2)企业负担能力;
(3)地区和行业间通行的工资水平;
(4)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5)劳动力的潜在替代物;
(6)产品的需求弹性。

工资待遇不公平的投诉处理办法: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2、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4、直接拨打12333进行投诉。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下列人事争议:
(一)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
(二)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解除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社团组织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解除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四)军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五)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仲裁的其他人事争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