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家一个字?

上面一个崔,下面一个冏是什么字?



巂guī xī juàn xī 巂 guī 基本字义 1. 鸟名,即“子规”。 2. 古通“规”,指车轮转一周。 巂 xī 基本字义 1. 〔越~〕古郡名。 2. 姓。 详细字义 1. ——“越巂”( Yuèxī)县名,在中国四川省。今作“越西” 2. 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古族名 [Xi nationality 巂 juàn 基本字义 1.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东阿县西 南方闭巂、昆明。——《汉书》 蜀人称“巂”小考 蜀人称“巂”小考 中国古代蜀地之人维和自称“巂”?历代注家众说纷坛,迄无定论。徐中舒先生对此虽有论述①,惜语焉不详。今务侪不揣简陋,抒一管见,以就教于同道及大方之家。 许慎《说文解字》:“巂,周燕也。从佳山,象其冠也,冏声。许氏定此为形声字。 按,依“巂”字考定之,字从山,如象燕之冠毛也,从佳,象其首声;从冏,象其枝尾。故知“巂”本为何体象形字,非形声字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巂,燕,鳦,拒象形”。其说至确也。 清段玉裁“巂周,燕也……”。段氏《说文解字注》云:“各本周,上无巂,此浅人不得其句读,删复举之字也’。《雅尔·释鸟》:‘巂周,燕燕,鳦’。孙炎,郭舍人(璞)皆云一物之名”。故知段氏依《尔雅》改《说文》也。 按:鳦,燕。《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毛传》:‘燕燕,鳦也’”。 再看看早于《说文》的古代典籍对“巂”的诠释吧! 《吕氏春秋·本味篇》云:“肉之美者,巂燕之翠”。由此可知,燕又名巂,一名周燕,故又可合称之为“巂燕”也。 又看看《说文》以后的文献对此的诠释。 《说文义证》:“《夏小正》于二月云:‘燕及睇’。燕,鳦也。于九月云:‘玄鸟者,燕也’。俱单称燕燕,至《尔雅》当别有读。盖《尔雅》‘巂周,燕燕、鳦’。上燕字当连周字为句”。《说文句读》:“《太平御览》引孙炎云:‘巂者,周曰燕,越曰巂,犹雅者,楚曰鸟,秦曰雅也’”。 又旧《辞源》释“巂”为鸟名:“《玉篇》子巂,(圭鸟)也,即子规”。按子(圭鸟)即子规郭璞《尔雅注》:“子规鸟,出蜀中”。旧《辞源续篇》“子(圭鸟)”;“子雉为鸟名,通作子规”。路佃《埤雅·释鸟》:“杜鹃——名子规”。《玉篇》:“子雉,子鴂鸟,亦作子巂”。新修订《辞源·子巂》:“鸟名,即子规”。 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巂”又为杜鹃、鶗鴂、杜主、杜魄、催归、鹈鴃、姊归、鷤(圭鸟)等名称,真可谓举不胜举。但是以上文献中没有点出它又叫杜宇,以下的典故道出了它的出处。 记载上古蜀人历史的古籍首推西汉扬雄的《蜀王记本》,其中有云:“后有一男子名杜宇,从天坠,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共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夏,邑曰郫,化名往往复出。” “望帝积百余岁。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垒)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为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受之而去,如尧之禅让。鳖灵即位,号曰明帝。” 上文说道:“望帝去时,子(圭鸟)-(巂通归)鸣,故蜀国人悲于(圭鸟)鸣而思帝。望帝杜宇也”。另外,《雅尔·释鸟》“巂周”云:“巂,蜀望帝化为子巂,今谓之子规是也”。 按:《雅尔·释鸟》既云巂周即燕也,据此则单称“巂”,也可指燕,也可指子规;至于“巂周”则专指燕。此谓子鹃或曰巂周,亦可。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得知:这是一个十分离奇而又古怪的神话传说。那么,蜀中之人为什么一定要追怀以为“荒湎”之君呢?其中必有一段隐情未曾披露出来。 在古代传说之中,杜宇死后,其魂魄化为杜鹃。在四川到处都可以听到他化为杜鹃的原因,正如《四川通志》云:“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杜鹃。每春月间,昼夜悲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该书又云:“杜鹃,《华阳风俗录》:大如鹊而乌羽:声哀而吻有血;春至则鸣,本草杜鹃,小如鹞,呼鸣不已。熟人件鹃而思杜宇,故名”。 我国古代诗文之中吟咏杜鹃者不少,但多疑其有冤。左思《蜀都赋》:“鸟生望帝之魂”。杜甫:“两边合山木,终日子规啼”。“古时杜宇称望帝,魂作杜鹃何微细。”胡曾:“杜宇曾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年年来叫桃花月,似向东风诉国亡。”杜牧:“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罗隐:“一种有冤犹可报,不如衔石叠沧溟”。罗邺:“蜀魂千年尚怨谁,声声啼血满花枝。满山明月东风夜,正是愁人不寐时。”刘禹锡:“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屈原《离骚》:“恐鹈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武元衡:“望乡台上秦人去,学射山中杜魄哀。”李白:“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义府:“望帝春心托杜鹃。”白居易:“其间旦幕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张维斗:“乱坠天花选佛场,沙椤借得大峨香,黯黯鹃魂绕夜月,猩红点点洒山冈……”唐司空曙《杜鹃行》:“古时杜宇称望帝,魂作杜鹃何微细。跳枝窜叶树木中,抢翔瞥捩雌随雄。毛衣惨黑自憔悴,众鸟安肯相尊崇。隳形不敢栖华屋,短翮唯愿巢深丛。穿皮啄朽觜欲秃,苦饥始得食一虫。谁言养雏不自哺,此语亦足为愚蒙。声音咽哕若有谓,号啼略与婴儿同。口干垂血转迫促,似欲上诉于苍穹。蜀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遗风。乃知变化不可穷,岂知昔日居深宫,嫔妃左右如花红。”唐察京《子规诗》:“千年冤魂化为食物,永逐悲风叫远林。愁血滴花春艳死,月明飘浪冷光沉。凝成紫塞风前泪,惊破红楼梦里心。肠断楚词归不得,剑门迢递蜀江深。”。 王维:“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这些都是抒亡国之恨,夭国之耻的诗文。哪里有一星半点“禅让”的影子?这是开明部族与杜宇部族激烈斗争的真实写照。 传说杜宇曾在四川郫县治水化农,遗址至今犹存。据清同治《郫县志》记载:“杜鹃城在今县北郊,即杜鹃城也”。 他在郫县间,教民耕稼。虽死后,犹念蜀人父老。魂魄化为杜鹃,啼血催春。其声哀切,通宵达旦,闻者无不凄然。蜀人感念其恩德,遂将郫邑誉之为“杜鹃城”。并立庙以奉祀。每至孟春,在此举行歌咏大会,用以追思杜宇化蜀之遗泽。正如清廖大亨《佛现鸟赋》云:“杜宇化蜀,灵鹫开山”②。 蜀人郭沫若在《杜鹃》中一往深情地说道:“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好象有说不尽的诗意。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是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至诚……在国民的心目中成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感染了国民的感情。 而且,这种感情超越了“国民的范围”,东方诸国大抵都受到它的感染。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输于本国。…… 著名诗人田间一九五六年应沙汀先生邀请曾到郫县访问,回到成都后不无感慨地说道:“这次我从杜鹃城回来,我深深地记着望帝变杜鹃的民间传说。杜鹃啼血,就是为了唤醒居功自傲遗弃人民的丛帝。李白到了安徽——我的家乡,写过一首《宣城见杜鹃花》的诗,这诗是动人的。‘蜀国曾闻子规啼,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春月忆三巴’。传说子规鸟就是杜鹃,它叫得凄厉,‘一叫一回肠一断’其实这是诗人李白怀念人民的心潮。我拟写一首《望帝的梦》故事诗”…… 由此看来,以杜鹃为题材的诗文,历数千年而不衰,久久地与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相始终! 所以,古代蜀地之人尽皆自誉为“巂”,我看原因正是如此。 注释: ① 见《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五辑《<交州外域记>蜀王子安阳王史迹笺证》。 ② 清嘉庆《四川通志·艺文志》。 ③ 一九四六年《简明新编国文读本》。 ④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七日《晚霞报》白峡《我自田间来》。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78356.htm?fr=ala0_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06
上面不是崔


雟 拼音:suǐ xī guī 部首:隹,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8 五笔86&98:BTWK 仓颉:UOGB 笔顺编号:523324111212534251 四角号码:222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6DF 基本字义 ● 雟 guī ㄍㄨㄟˉ ◎ 〔子~〕即“子规”,杜鹃鸟。 其它字义 ● 雟 xī ㄒㄧˉ ◎ 〔越~〕地名,在中国四川省。今作“越西”。 English: sparrow; revolve; place name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720369.htm?fr=ala0_1

第2个回答  2010-07-06
你们不要乱说哦,me就姓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