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后四十回错误之处有多少?

后四十回中,高鹗所设置的情节,有多少与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埋下的伏笔不符?

首先,个别情节衔接不上。原书第七十七回,王夫人抄检大观园、逐出晴雯、呵斥芳官时明明说道:“前年我们往皇陵去,是谁调唆宝玉要柳家的五儿了?幸亏那丫头短命死了,不然进来了,你们又连伙聚党糟害这园子呢。”可是在八十七回,黛玉要吃粥,紫鹃回话道:“柳嫂说了,他打点妥当,叫他们五儿瞅着炖呢。”这里高鹗还特意照应了一下抄检大观园的内容。五儿的死而复活,并从此一直活到最后,使读者觉得后面内容忽然失去了可信性。

第二,在对贾府命运的安排上,曹雪芹在第五回的《红楼梦》十二曲的《飞鸟各投林》中用“好一似飞鸟各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预示了贾家“树倒狐狲散”的结局。在第十三回,秦可卿死时托梦给王熙凤,也指明了这个结局。但高鹗却没按作者原意,让曹家被抄的只是贾赦一房,到后来连贾赦也免了罪名,宁荣两府的最后结局是“善者修德,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10
什么错不错的,续写的小说。明显的错误自然也是有的,但是关键是理念和文笔,描写等等诸多方面太差。你怎么说错不错呢,只能说好不好!当然,小可认为很垃圾。
第2个回答  2010-07-10
废话,如果知道是错误,就不会发生了。
第3个回答  2010-07-19
1、曹雪芹在第五回的《红楼梦》十二曲的《飞鸟各投林》中用“好一似飞鸟各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预示了贾家“树倒狐狲散”的结局。在第十三回,秦可卿死时托梦给王熙凤,也指明了这个结局。但高鹗却没按作者原意,让曹家被抄的只是贾赦一房,到后来连贾赦也免了罪名,宁荣两府的最后结局是“善者修德,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
2、贾母原是十分支持宝黛婚姻的,包括一开始让黛玉同宝玉住一起,并且对薛宝钗没有很大好感。续的四十回中,竟出现了调包计,还说出外孙女活不长一类的话
上面的是最大的两个错误,其它小细节可以不提,诸如宝玉最后竟与宝钗感情好起来了,贾母的人生竟是完满的,探春最后居然又回来了……数不胜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