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太阳光是一种电磁波?光都是辐射吗?(一定要详细!)

如题所述

光确实是辐射,确切的说是电磁辐射。那我们经常用的手机、收音机不也经常听说有电磁辐射么?怎么不见有光呢?不知道听说过物质波这个概念没有,让我们从这方面的先驱牛顿开始,作简要回顾。

牛顿很早就做过了三棱镜分光实验,可见光(当时牛顿的实验对象是自然可见光,也就是太阳光的可见部分,事实上也有其他波长的不可见部分,只是肉眼看不到,也就没有意识到罢了)通过三棱镜变成了五颜六色,形成了最原始的光谱图。所谓光谱图,简单地说,就是把不同频率的光在以波长为横轴的图上标示出来,就像一张菜谱的列表,只是不同的菜名被替换成了大小排列的频率。又基于当时对光反射与折射等几何性质的观察,于是牛顿提出光是一种微粒,小到肉眼无法分辨单个光微粒,而光线是一些大小不同并且迅速震动的光粒子组成。经典物理(相对于后发展起来的量子物理而言)对光的早期研究中,干涉与衍射现象是光作为波的最有力证据,并得到了当时绝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可,其中最重要的要数菲涅耳衍射和杨氏双缝干涉(一般的光学书中都会提及)。从牛顿的微粒说到后来的惠更斯波动说,关于光的本性的争论持续了不止一个世纪。经典物理不能接受光既作为波又作为粒子的说法。

经典电磁学发展到后期,由Maxwell总结的方程组(可参见Maxwell 方程组)统一了电磁场理论,并从数学上解释了光的几何特性,光的波动性从理论到实验都建立起了完整的体系。Maxwell指出电磁波和光有相同的速率,并预言光(当时还仅限于可见光的概念)就是电磁波。经典物理似乎到头了,很多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科学家都认为物理世界的探索已经基本完成,剩下的只是补充和细化工作。

但是历史迎来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早在1888年赫兹就观察到紫外线照射到金属上时,会令金属发射出带电粒子,汤姆逊等人又证实这种带电粒子便是电子,是称光电效应。在普朗克提出了量化的概念之后,爱因斯坦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随着人们对化学元素的不断深入认识和对原子模型的探索,丹麦歌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Bohr波尔,向量子化的原子物理和光谱学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电子轨道量子化模型(“量子Quantum”这个术语可以简单理解为“不连续”,和宏观世界的各种连续的过程相对立)。物理学家认识到,原子中电子在轨道间跃迁,伴随电磁能量的变化,这种变化以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辐射或吸收的形式发生。

1923年至1924年,年轻的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在题为“量子理论的研究 ”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物质粒子都具有波动和粒子两相性的假设。并指出,物质粒子的波长(波动范畴)和粒子动量(粒子范畴)成反比。这是第一次把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联系起来,并且被证明是成功的。后来人们还发现电子群同样存在波动行为,从而电磁波的粒子性被证实了。

简单的说,光既可以表现为光子,也可以表现为电磁辐射。英文版的解释,可以参考Wikipedia(维基百科)和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大英百科全书在线)。深入的理论,可以参考《原子物理》(杨家福 著)和一些近代光学的读物,更深入的理解就要参考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

参考资料:http://people.physics.tamu.edu/yyou/essays/phys/physhis.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09
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光球层的温度约为5,500℃,太阳光基本上从这一层发出。最外层的日冕温度高达1,000,000℃,所发出的可见光仅为光球层的百万分之一。

如果太阳的热量能够传给宇宙空间,能够传给地球,日冕的温度能比光球层高994,500℃吗?

根据太阳大气层的温度变化和亮度变化,我们可以认为:太阳的热量不会离开太阳的大气层,太阳所作用于宇宙和地球的阳光——是没有热量的电磁波。

在阳光——电磁波的作用下,地球的大气层产生了共振,空气中的一部分热量在共振中获得了光速,产生了热辐射,以热辐射的形式和阳光一起从空气中来到地面。

二、地球的大气层

地球的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在1000公里高度以内,85公里高的中间层顶温度最低-92℃,85公里以上的暖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很快升高;200公里高是970℃,300公里高是1,170℃,1000公里高是1,280℃。

过去我们都认为地面所得到的热量是从太阳上来的。地球上的温度之所以不会一年比一年增高,是因为地球把太阳上来的热量又100%地传给了宇宙空间。

可是面对大气层的温度变化,-92℃的中间层顶是怎样形成的?如果地球的热量能够传给宇宙空间,暖层的温度又能比中间层高1000℃以上吗?

根据大气层的温度变化,我们可以认为:形成中间层顶-92℃的原因是­——阳光能够把空气中的热量带到地面、地面上升的热汽却很难把热量带到中间层顶。

形成暖层1000多摄氏度的原因是——电离层上面挡住了来自散逸层的热辐射、下面又挡住——吸收了来自地面和对流层的热辐射。

地面与空气之间的热量循环,就发生在地面与电离层之间的大气层中。

三、地面与空气之间的热量循环

在阳光——电磁波的作用下,地球的大气层产生了共振。电离层以下的空气中的热量不断地在共振中获得了光速、不断地以热辐射的形式和阳光一起来到地面,于是就产生了大气层中的冷空气。

和阳光一起来到地面的热量,一部分被地面辐射回对流层——电离层;一部分使靠近地面的空气变成热空气、水变成水蒸汽。

由于气体的热胀冷缩,使得热气(汽)的“比重”比冷气轻。

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气层中比较重的雨、雪和冷空气不断地从空中来到地面,同时,不断地把比较轻的热气(汽)从地面挤到空中。

因为热汽是在引力的作用下被冷气挤到上面去的,所以,地球的热气不可能依靠自身的什么“能量”离开地球的大气层。太阳的热气也不会离开太阳的大气层。

在阳光的作用下,电离层以下的大气中的热量不断地以热辐射的形式来到地面。

在地面的热辐射、气体的热胀冷缩和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地面上的热量又不断来到大气层中。

在阳光、地面的热辐射、气体的热胀冷缩和地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地面与大气层之间的热量的循环。

由于存在这个热量的循环,地球上才产生了——水的循环、空气的流动、万物的生长和运动。

太阳

太阳大气的温度变化告诉我们

阳光是没有热量的电磁波

热量循环图






高 度

(公里)
温 度

(℃)
在阳光——电磁波的作用下,地球的大气层产生了共振,空气中的热量在共振中获得了光速,产生了热辐射。

在阳光、电离层、空气的热胀冷缩和地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散逸层成为高空对流层。







1000
冷 热

空 空

气 气

1280

34

短波辐射

100










800

600

300

200

1235

1170

970
电离层上层挡住了来自散逸层的热辐射,下层又挡住了——吸收了来自地面和对流层的热辐射,于是产生了暖层的高温。高温的暖层的阳光的作用下,产生了热量的短波辐射。

147

大气

吸收

6

60





地面



大气





47










85
-92
就发生在电离层与地面之间。

空气与地面之间的热量循环,

19

大气吸收
















50
-2

153

106

长波










12
-52




吸 收
47+106=153
地面
对流层
吸 收
19+147=166

放 出
147+6=153
放 出
60+106=166
第2个回答  2006-12-18
云不知问者要多详细
在下也给出解释:光是一种电磁波你该知道吧(不知道也没办法这不是你提的问题)太阳光也是光自然也是电磁波了(基本逻辑)
光是电磁波,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交替变化辐射造成的,所以光就是辐射出的,通常说的发光其实就是辐射(专业点)当然也有反射和折射了,准确的说不叫发光,那是大家用习惯的错误。
在此补充一点算是奖励:辐射包括自发和受激2种,我们所知的激光就是受激辐射,其他自然界的光大都是自发辐射(也伴有少量受激辐射,这与原子内电子运动有关)想知道详细可搜也加273725025(无兴趣者算了)
第3个回答  2006-12-04
光波本质上是一段连续区域的电磁波,因人眼适应其频率范围所以可见,所以光具有电磁波的一切性质,同时具有普通光学性质。
光是量子的波动传播,所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是能量的辐射,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受外界能量场的影响表现出来的性质就不一样。

所以,太阳光是电磁波辐射,这是能用事实证明的:太阳灶,阳光晒热东西,光具有化学性质,说明光具有能量;电磁波理论适用光,推出光是电磁波;光电效应、太阳能电池证明光是量子辐射。
第4个回答  2006-12-03
光不仅仅是一种波,它既有波的性质又有粒子的性质,这就是波粒二象形.我只是个高一学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建议你去看看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里面有说的,我想只有你自己认真的读一本与之相关的书你才会真正明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