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 人生哲学是什么?

如题所述

楼上讲得````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 是有一定道理的。

首先你这个“人生哲学”的定义不太明确。按照我的理解来说的话,我更愿意提及沈先生的表侄儿,凤凰出的另一位大人物,画家黄永玉先生对沈的评价:他引用了老子的话“上善若水”,说沈从文就是像水那样“上善”,像那样水“利万物而不争”。因为沈从文在别人谈及自己的文学成就时是极其谦虚的,几乎达到了不容许他人夸奖自己的程度。按照黄永玉的话来说,他从来不认为自己与“伟大”一词沾边,你如果说他很伟大,他会觉得很可笑。文革后知识分子们得以翻身,当时国内一位作家本着崇敬沈从文、认为沈是已不多的仍在世的一位权威作家,而建议他尽快写回忆录,以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中国的当代文学史描写成他们需要的样子,那样后人就永远不知道事实真相了。当时沈从文很平淡地连说三个“不敢当”,其平静让这位好心的作家十分惭愧,从此对作家圈子内的追名逐利“敬而远之”。从此事件中可以看出沈的为人中“不争”的一面。至于其“利万物”,沈的文学成就,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至今已经得到客观认可,不必再罗嗦。

至于沈的文学特性,我总结的是:关注人性,远离政治。沈的作品大都描写湘西地区普通劳动者(水手、商贩、妓女、士兵、农民等)的日常生活,少有轰轰烈烈的时代事件渲染。在平实的描写记叙里,作者对普通民众的关切之情跃然纸上,爱憎分明。沈很少直白地表达他对时事政治社会形态的看法,但是在他对普通民众在大时代下的流离起居的描写中,足以表现出他对人民饱满和挚热情的感情。

因为他的文学作品远离政治,中国共产党对其一直不很推崇;但是文学中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真善美是全人类共通的,虽然他的作品大都描写偏远的湘西地区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就如所有优秀文艺作品最终都将得到世界的认可一样(音乐、画、雕塑、诗歌等),沈从文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一直都很高。这也正应证了那个观点,“民族的最终也是世界的”(如近年来《云南映像》在国际上取得的极大成功)。

综合评价沈从文,也可以用张允和女士(沈妻张兆和的二姐)在沈的墓碑上题写的对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来形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11
````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
我也清楚,只是看楼上那位写的数字`````
你喜欢沈从文的小说吗,我刚刚看完<边城>,很美的小说哦,虽然不大喜欢小说的故事,不过里面的风景风情风俗,,,真的好美好美哦,,,,,超喜欢那种地方```
第2个回答  2006-12-08
5445564

参考资料:4545440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