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法 怎么讲学生能理解

如题所述

鸡兔同笼问题是按照题目的内容涉及到鸡与兔而命名的,它是一类有名的中国古算题。许多小学算术应用题,都可以转化为鸡兔同笼问题来加以计算。
例1 小梅数她家的鸡与兔,数头有16个,数脚有44只。问:小梅家的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分析:假设16只都是鸡,那么就应该有2×16=32(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多了44-32=12(只)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把兔当作鸡了。如果我们以同样数量的兔去换同样数量的鸡,那么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增加了2只。因此只要算出12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兔的只数。 解:有兔(44-2×16)÷(4-2)=6(只), 有鸡16-6=10(只)。 答:有6只兔,10只鸡。 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设16只都是兔子,那么就应该有4×16=64(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少了64-44=20(只)脚,这是因为把鸡当作兔了。我们以鸡去换兔,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减少了4-2=2(只)。因此只要算出20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鸡的只数。 有鸡(4×16-44)÷(4-2)=10(只), 有兔16——10=6(只)。 由例1看出,解答鸡兔同笼问题通常采用假设法,可以先假设都是鸡,然后以兔换鸡;也可以先假设都是兔,然后以鸡换兔。因此这类问题也叫置换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3
百家号:小通说数,他讲的鸡兔同笼采用了抬脚法,分组法,假设法,好评如潮,讲法一听就懂,讲完后还出练习题给同学们练习。
第2个回答  2019-07-05
同学们我们先不管它里面有多少只鸡和兔,都把它当成是兔!比如说:“有2个脑袋6只脚!”我们都当成是兔,那么就应该有8只脚(2个头*4只脚),为什么实际上只有6多了2只呢?那肯定是我们把2只脚的鸡也当成4只脚的兔给数了,多数了几个2只脚,那就有几只鸡!反过来都当成是鸡,那么就应该是4只脚(2个头*2只脚),为什么实际上是6只脚呢?那肯定是4只脚的被我们数成2只脚了。我们少数了多少个2只脚就应该有多少只兔!然后我们就先确定了鸡或兔的数,就可以推断出另种的数了。
第3个回答  2020-06-19
百度知道
鸡兔同笼问题假设方法
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法 怎么讲学生能理解
查看全部4个回答写回答有奖励
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法 怎么讲学生能理解
我来答有奖励
好战的血
聊聊关注成为第55位粉丝
鸡兔同笼问题是按照题目的内容涉及到鸡与兔而命名的,它是一类有名的中国古算题。许多小学算术应用题,都可以转化为鸡兔同笼问题来加以计算。
例1 小梅数她家的鸡与兔,数头有16个,数脚有44只。问:小梅家的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分析:假设16只都是鸡,那么就应该有2×16=32(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多了44-32=12(只)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把兔当作鸡了。如果我们以同样数量的兔去换同样数量的鸡,那么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增加了2只。因此只要算出12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兔的只数。 解:有兔(44-2×16)÷(4-2)=6(只), 有鸡16-6=10(只)。 答:有6只兔,10只鸡。 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设16只都是兔子,那么就应该有4×16=64(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少了64-44=20(只)脚,这是因为把鸡当作兔了。我们以鸡去换兔,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减少了4-2=2(只)。因此只要算出20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鸡的只数。 有鸡(4×16-44)÷(4-2)=10(只), 有兔16——10=6(只)。 由例1看出,解答鸡兔同笼问题通常采用假设法,可以先假设都是鸡,然后以兔换鸡;也可以先假设都是兔,然后以鸡换兔。因此这类问题也叫置换问题。
推荐于 2018-02-06
第4个回答  2018-06-14
不会,就查百度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