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如题所述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 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 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从文中可以看出,苏轼的心情从开始的郁闷、知音稀少,寻友访寺几多转折后终于稳定在平和容止的心境中了。

    其实达到  乐观,豁达,就行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09
当时作者被贬官,空有官名,无实职。闲人,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流连于光景的人,苏轼这时正是这样的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
第3个回答  2020-10-2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