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评类作文结构模式中什么叫点面层进

如题所述

1
雷州一中高考作文复习训练序列九

时评作文写作指导

导学案

【柯晓文】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时评类文章的特点和未来作文发展动向。

2
、掌握社会现象类作文审题方法,增强针对性审题意识。

3
、通过分析研讨,掌握时评类文章的写作要领。

4
、增强审题训练,尝试写一篇时评作文。

二、学习课时:
2
课时

三、写作训练:
60
分钟



时评感知

一、文体常识介绍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写好时评,首先要掌握时评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一)文体概念

顾名思义,时评即时事评论,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时评通
常以时事为评论对象,针对着一件具体的事来评说。所谓“时事”
,可以把它理解为有新闻
价值的事、公众关注的事,并且是有实效性的事。归根结底,时评是新闻的一种,它和消
息、通讯、特写、访谈、图片报道等一样,是“新闻”大家庭中的一员。

(二)时评的文体特点

“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
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它的特点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
的原因,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三)时评的主要表现手法

1
、夹叙夹议

时评是对一件事发表看法的文章,它既要写事又要看法,所以,夹叙夹议就成为时评
主要的表现手法。夹叙夹议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先叙后议;还有先议后叙;或是边叙
边议;等等。当然,时评是论述文体,所以,叙与论的比例,始终是论为主,论比叙多。
从论是叙的关系来看,叙是论之需要,也就是说,时评的论,是基于具体事件的评说,离
开这一事件,论说就无法展开。

2
、亦理亦情

时评是论述文体,它在对事件作出理性评判和分析时,并不排斥动之以情的作用。时评
“亦理亦情”的手法,首先体现在所评所析更合“情理”


二、阅读下面一篇时评:

“时评休”引导青年关往社会

《新京报》社论

2009
年高考作文题出炉了,全社会关注与评点高考作文题,已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
象。每年的高考作文题,不仅对中学语文教育有导向作用,更能引领青年人对现实和人生
的思考,其实也是一个时代社会与文化潮流的风向标。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归纳起来有两个明显特征。有一类题目是时评作家熟悉的,如辽
宁的论题为“明星代言”
、江西的论题为“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都曾引起过时评界的广
泛评论。还有一类题目显示出对常识的关注,如全国题里的“小动物学游泳”和“对色盲
的发现”
、安徽的“论弯道超越”等,期望达成的是对常识的思考和尊重。广东省的作文题
更是意图明确,直接将考题定为“谈常识”


“时评体”与“常识观”
,无疑是当今社会文化思潮的两个明显特征,两者可以说互为
表里。时评紧扣社会热点话题,鼓励公众畅所欲言地表达,体现了对公民知情权与话语权
的尊重。观念多元化是这个时代的特点,由于公众价值观、行为方式的不同,或者社会阶
初高中海量作文大全
小升初 中考满分 高考满分 高考零分

2
层的不同,他们发出的声音也不尽相同。正是每个人都能从自身立场出发,对同一社会事
件发出不同的声音,在观点的不断撞击中,社会才能对某一问题形成常识性的认知。

把时评的热点题目,重新拿来作为高考的作文题,就是期望唤起学生对时评这种文体
的重视。时评强调的是对社会的批判意识和理性思考,它激浊扬清,它不平则鸣,它展示
的是民众对社会进步的愿望。高考作文对时事新闻的关注,正是期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增强他们参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可以想见,一个对社会并不关心的人,
很难写出让人叫好的时评文章。它既需要作者有个人独特的思考,也需要作者有对社会事
务的强烈参与意识。正因为如此,时评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文体,正在成为当代文学
中一个重要的门类。

因为时评是公众喜爱的文体,所以它重视对常识的认知和表达。有人把常识当作“肤
浅”的代名词,其实并非如此。常识是一个有正常理智的人、通常都会认可的知识和信念。
对社会来说,常识的约束力往往最为强大,真正在一个社会中起到规范作用的,正是大家
都认可的常识。对社会行为和道德准则的认知,也正是从常识出发的。

引起时评关注的热点话题,比如“三鹿奶粉事件”
、林嘉祥案、周久耕事件等,这些事
件折射的其实是一些人对常识的不尊重。很多错误的铸成,往往是因为人们忘记了常识。
常识能为一个社会解毒,也可以让一个人保持理性。所以,常识在一些社会现象面前,不
是让人感到肤浅,而是显出了深刻。无论社会还是个人,如果事事都能从最基本的常识出
发,而不是依赖所谓的奇迹,那么,其进步势必会加快许多。

今年的一些高考作文题,体现的正是将人们唤回到常识的愿望,而时评恰好是常识的
载体之一。只有尊重了每个普通人的常识,社会进步才会有坚实的根基。因此,认认真真
“谈常识”
,不只是参加高考的孩子需要做好的,更是整个社会以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需要
做好的。

【评析】

上文是一篇原载于
2009

6

8
日《新京报》上的一篇时评,或叫社论文章,它至少
向我们传达了三层意思:

1. 2009
年高考作文呈现出两大明显特征:时评体和常识观。

2.
“时评类”试题或文章的内涵:引导大家关注社会;对社会中刚刚发生或发现的新闻
事实、现象、问题等,能够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
提倡大家重视时评文体。

其实,除了上面几点信息,本文对将要参加高考的学子或高三语文教师而言,它更传
达出了一种信号:
2010
年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时评体和常识观将成为命题者的方向,也
应该成为我们平常备考重点训练的方向。

“时评类”
文章并不是
2009
年新出现的。
2008
年的江西省高考作文
“洞庭湖鼠灾事件”
就成为高考作文命题专家关注的对象,只不过在
2009
年高考中,江西卷继续沿用了这一命
题思路,辽宁卷紧跟其后而已。



社会现象类作文认识与时评写作要领

一、社会现象类作文(时评类作文试题)

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一个热点题型。
如:
2009
年辽宁卷的

明星代



江西卷的

圆明园铜兽首拍卖

事件;
2011
年课标卷的对

中国变化

所见所思所闻所感,
大纲卷的

彩票最诚信业主


2013
大纲卷的“捡手机事件”以及我们广东卷的“富翁的捐
助”等。

这种直击社会热门话题的新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我们必须面对;这种充分体现公民
意识、彰显大语文教学理念、洋溢着强烈时代责任感的

社会现象类

作文模式,我们必须
掌握!

二、社会现象类作文特点

3

社会现象类作文强调

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

,对于中学生写作
时评来说,尤其要注意针对性和说理性。

1
、要有针对性。它不能像一般材料作文那样,从材料中引出一个道理,然后哲理化写作。
而是必须针对材料所列出的现象进行评论,有的放矢;

2
、要有准确立意角度。甚至你的评论标题能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你的鲜明的态度或观点;

3
、要有说理性。定是以理服人,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原因是
什么,如何解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