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知道苏州的历史?大神们帮帮忙

苏州的由来,占地面积等,越全面越好

苏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夏朝开始,苏州就有了文字记载,至今已逾四千年。这里古为吴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对姑苏文化有着深远影响的历史阶段有: 春秋·吴 -强吴时代、争霸舞台:春秋时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命伍子胥筑阖闾城,以为国都,是为苏州建城之始。公元前473年,苏州又成为越国都城。 三国·吴 -东吴故都、孙氏基地:东汉末年,吴郡的孙氏崛起,成为後来的三国之一。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孙策攻克吴郡郡城吴县(苏州),将其作为政权的统治中心。此後一直到212年,苏州一直是江东孙氏政权的首都。 隋朝 -始得今名、运河都会:隋开皇九年(589年),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改吴州为苏州,这是苏州得名的开始。隋炀帝在此开通南北大运河,苏州成为运河沿岸四大都会(楚州、扬州、苏州、杭州)之一。 唐朝 -江南首郡、东吴雄州:中唐以後,苏州日趋繁华,由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上升为全国性经济文化中心,已经超越了繁荣一时的扬州,发达程度仅次于都城长安。 明朝 -富甲天下、绝冠中华:1367年,朱元璋的军队改平江路为苏州府,直隶南京。明朝中後期,手工工场出现在当时的苏州,这成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之一。 清朝 (鸦片战争以前)-江苏首府、园林之城:明、清两代,苏州经历了一段更加繁荣的时期。清代,苏州事实已为东南最发达的都会。明清之际的苏州是东半球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文化中心之一,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当于今日之纽约。 这一时期,苏州也是全国主要的文化中心之一,被列为“士大夫必游五都会”(北京、苏州、南京、杭州、扬州)之一。明清两代苏州也建造了许多著名的私家园林,其中有许多为回苏州的退休官员所建。 晚清 -太平天国:1860年(庚申年)6月2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攻克苏州,废苏州府,改为苏州郡,作为太平天国苏福省的省会,当时建成李秀成金碧辉煌的太平天国忠王府(现为苏州博物馆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 的水陆 城 门 苏州 水陆 城 门 源于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吴王阖闾之命构筑大城于江南原野,周围四十七里,辟有水陆 城 门 八座,分别是阊、胥、盘、蛇、娄、匠、平和齐 门 ,当时都是土 城 ;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吴越王以砖砌 苏州 城 ,高二丈四尺,厚二丈五尺,内外有濠(即内外 城 河),城墙筑有凸出的“马面”。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南侵, 城 遭破坏,后相继修治。宝佑二年(1254)知府赵汝历增置 城 头女墙。德佑元年(1275)元军入侵,因蒙古人是游牧部落,马上春秋,随处游荡,不喜筑城设防,故城池悉命夷堙。元至正十一年(1351)各地起兵反元,官府为抵抗起义军,又重修 苏州 城墙,还加厚城墙加深 城 濠。张士诚据苏时各 城 门 增置月 城 ,也称瓮城,以利守卫。后城墙又被徐达、常遇春攻破,明初再次大规模修建。清康熙元年(1662)巡抚韩世琦改筑 苏州 城墙,高二丈八尺,女墙高八尺。今之砖 城 乃清初所遗,至民国时期, 苏州 的十座 城 门 其情形大体是这样的: 葑 门 ,内 城 门 跨葑 门 大街(今十全街东首),上有城楼,与今盘 门 城楼相似,1936年城楼被拆除。水城 门 与内 城 门 并列,六十年代末新开外 城 河时水城 门 被拆除。瓮城为半圆形,外 城 门 在安利桥堍。 相 门 ,在宋初时即被填塞,1936年左右重新开通,并建相 门 桥。当时因为苏嘉铁路筑成后设立了相 门 车站,为方便交通,乃重开相 门 。据老人回忆,相 门 没有专门再建 城 门 城楼。相 门 桥后来被日本人炸毁,至五十年代末河上只剩下几根桥桩。 娄 门 ,水陆 城 门 各有外、中、内三重,陆城内 城 门 上筑有城楼,三重 城 门 之间有空地和闸门,水门三道也有闸门,瓮城将三重水陆 城 门 全部包围,呈长方形。外 城 、中 城 及内 城 上的城楼约在1948年拆除,1958年,内 城 门 和水城 门 先后又被拆除。 齐 门 ,内 城 门 西侧有水城 门 , 门 上建有城楼,俗称鼓楼。齐 门 瓮城为半圆形,外 城 门 外有吊桥。五十年代拆除 城 门 城楼,七十年代建水闸时拆除水城 门 。 平 门 ,古平 门 久塞,1928年为沟通火车站与观前街的交通,新建梅村桥,重辟平 门 ,为两个并列的高大城门洞。平 门 无城楼,也无水城 门 ,1958年平 门 被拆除。 阊 门 ,从清代乾隆年间的《姑苏繁华图》中可以看出,阊 门 内 城 门 临阊 门 大街(今西中市),上有城楼,类似盘 门 城楼。外 城 门 靠吊桥,瓮城为长方形,瓮城内另有套 城 ,并还有南、北两个童梓 门 。南童梓 门 通今南新路,北童梓 门 通北码头。大约是在太平天国战争中,阊 门 瓮城被毁,剩下内 城 与套 城 。1927年市政筹备处工务局进行建设时将套 城 拆除,又将原来狭小的旧 城 门 拆除,并于1934年仿金门罗马式建筑改建 城 门 ,改建后的阊 门 共三 门 ,中为车行道,两侧人行道。阊 门 水城 门 则在内 城 门 北,跨下塘街河,解放初尚有木栅 门 ,五十年代拆除,现仅存水城 门 基础。水城 门 外的石级梁桥聚龙桥,七十年代初改成了水闸。 金门,民国时期为沟通观前街与阊 门 商业区的联系,于1921年筑南新桥,1922年开金门。但第二年即发生了军阀齐燮元和卢永祥的江浙战争,祸及 苏州 。士绅认为开了金门不利,便重又砌没,另在其南60米处开辟新阊 门 。新阊 门 与景德路对直,似乎方便了,但出城后还得拐个弯再上南新桥,加上位置和高度皆不相宜,于是1929年动工重新开辟金门,1931年竣工,外与南新桥连成直线,内与景德路曲线相接, 城 门 系罗马式,也设三 门 。 胥 门 ,也称老胥 门 ,在万年桥以南。战国春申君测知太湖地势高过 苏州 ,为免城内遭泛滥之灾,就把胥 门 水道加以封闭,此后胥 门 便无水门。胥 门 内 城 在百花洲,瓮城为梯形,奇怪的是胥 门 外 城 门 不是正面朝西,而是朝南,想必古人大概是想避开兵火的直接冲撞吧,这样做似乎安全些,但却给人进出带来了很大不便。行人须经学士街,由内 城 门 进瓮城,朝南出外 城 门 ,再沿河北上走几百步,然后才能上万年桥。 新胥 门 ,正因为老胥 门 进出不方便,1938年,为便利 城 内外交通,劈对万年桥另外再建了一座新胥 门 。新胥 门 为两个并列的门洞,自此人们进出都走这里,反将老胥 门 给遗忘了。1953年又因为不适应交通需要,又将新胥 门 城 门 拆除了。 盘 门 ,水陆两 门 并列,有两道陆 门 和两道水门。两道陆 门 间为长方形瓮城,陆 门 上原有城楼,毁于抗日战争时期,现城楼是1986年为迎接建城2500年时重建。盘 门 是现存的最完整的古代水陆 城 门 ,它的存在,为 苏州 的水陆 城 门 提供了唯一一个弥足珍贵的实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