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花的什么

如题所述

《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花孤傲、高洁的品格,表现了梅花不像世俗观念低头,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

《卜算子·咏梅》

宋代  陆游

原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扩展资料

《卜算子·咏梅》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联系陆游的生平不难理解,词中的梅花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陆游的一生可谓充满坎坷。他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正值北宋摇摇欲坠、金人虎视耽耽之时。

不久随家人开始动荡不安的逃亡生涯,“儿时万死避胡兵”是当时的写照,也使他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的种子。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陆游赴临安应进士考试,因其出色的才华被取为第一,但因秦桧的孙子被排在陆游之后,触怒了秦桧,第二年礼部考试时居然被黝免。

秦桧黝免陆游的原因,一方面是挟私报复,一方面也是因其“喜论恢复”,引起这一投降派首脑的嫉恨。直到秦桧死后,陆游方开始步入仕途。这之后,陆游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几起几落。

他曾到过抗金前线,身着戎装投身火热的战斗生活,从而体会到了“诗家三昧”。从此那壮怀激烈的战斗场面和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成为其诗歌中最为动听的主旋律。然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对眼前的剩水残山颇为满足,并不真正想要恢复。

即使有时不得不作出些姿态,也是掩人耳目,心不在焉。因此,陆游曾两次被罢官,力主用兵是最主要原因所在。尽管陆游的爱国热情惨遭打击,但其爱国志向始终不渝。

这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卜算子·咏梅》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卜算子·咏梅 (陆游作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啊啊,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花孤傲、高洁的品格,表现了梅花不像世俗观念低头,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气质。毛泽东的《咏梅》则赞美了梅花不畏困难,不惧严寒、傲霜临雪、威武自若的坚强性格,表现了梅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不争名、不图利,为百花先驱,却甘当孺子牛的崇高情怀。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10-01
卜算子 ·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赞美了梅花的傲然不屈,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第3个回答  2014-10-01
高洁,傲然不屈,表现了作者的不屈和不畏强权。。。
第4个回答  2020-03-14
春天梅花,表现了梅花的骄傲,美丽
相似回答